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罗阳:用生命诠释一个航空人的报国情怀

2012年11月27日

    11月25日,中国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做出重要指示:罗阳同志不幸因公殉职,我谨致以沉痛的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问。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习近平还要求有关方面妥善照顾罗阳同志的家人。

    航母“辽宁舰”于近日出海,此次出海一项重要科目便是舰载机的起降试验训练。24日,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创造了中国的历史。罗阳18日登上辽宁舰,参加舰载机起降试验训练。在此次辽宁舰海试过程中,罗阳曾经感到过不适。但他并没有中途下舰,而是一直在辽宁舰上与科研人员和官兵搜集整理起降试验的相关数据,一直坚持到起降试验成功。25日中午,辽宁舰海试完成后他与全舰官兵拥抱告别,走下航母后罗阳告诉同事身体很难受,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1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6日决定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并在全集团深入开展向罗阳学习活动。中华全国总工会27日作出决定,追授罗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表彰先进,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

    从1982年大学毕业投身航空事业到因公殉职,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多种型号战机的研制总指挥,罗阳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用生命诠释了一个航空人的报国情怀。

    生命倒计时,罗阳是如何度过的?沈飞集团党委书记谢根华说,在罗阳最后的26天里,他主持并参与了四个重大科研项目。

    谢根华:10月31日,我们国家的一个新型飞机首飞成功。11月3日,我们又首飞了一个国家重点型号。他17日晚上回到沈阳,连家都没有回,连夜又赶到海军试验基地。18日早上就乘直升飞机回到“辽宁舰”上了。

    在生命的最后7天时间里,罗阳在“辽宁舰”上度过。舰载机起降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检验我国航空工业从陆地向海洋跨越的关键环节。作为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阳,对舰机适配性等的每一个细节都谨慎入微。中航工业沈阳所党委书记褚晓文见证了罗阳的工作状态。

    褚晓文:每次海试的间隔期间,他都会主动找设计人员、飞机测试人员,了解飞机的状况。到下午飞机返航后,他又全面地对舰上多个工位、对试验点进行全面监测。

    茫茫大海上的航母平台就像一片漂在水中的树叶,歼-15挂索着舰难度极高,作为歼-15从立项到设计、制造的现场总指挥罗阳,每天都把心拴到了试验上,坚持在现场记录飞机的情况。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而罗阳观看地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在“辽宁舰”的8天时间里,妻子王希利只接到过罗阳的一次电话。24日16时许,罗阳给家里打通了电话,兴奋地告诉妻子,试验成功了,所有任务都完成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王希利就接到了罗阳生病的消息,要她急赴大连。那次电话成了他们夫妻间最后的通话。

    其实,在航母海试过程中,罗阳已经有心绞痛等症状,但为了获得第一手试验数据,他很少向人提及自己的身体。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孙聪是歼-15的总设计师,在罗阳走之前,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仍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思路。

    孙聪:我们晚上在舰上散步的时候还在说沈飞公司未来怎么发展、该改革哪些技术基础条件,为我们将来生产飞机做什么铺垫。他一直都在想着工作。

    记者找到了罗阳牺牲前一个多月接受采访时的珍贵录音,他专门谈到了面对压力的态度。

    罗阳:要克服很多困难,会感觉到一定的压力,但是在全力以赴去工作,去克服、去解决它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把它忘掉。

    任仲凯是罗阳的秘书,26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罗总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自己的心目中就像老师一样,但他对待工作十分严谨、认真,不允许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任何疏忽。”

  在罗阳担任沈飞公司“领航者”期间,不仅带领企业与世界著名通用飞机制造商美国塞斯纳公司合作,成功实现了L162飞机首飞并启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还带领参研人员成功突破了零部件研制难关,确保ARJ21飞机成功首飞,为中国国产大飞机部件制造储备了技术,为推动中国民用飞机的研制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工作上成绩斐然的罗阳却很低调。任仲凯说,罗总在担任沈飞集团领导期间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并常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做这点工作,还要上电视去宣传自己吗?”

  任仲凯说,罗阳不仅是其工作上的领导,更是生活上的导师,“为儿要孝”是罗阳留给自己的最大财富。

  “无论工作有多忙,每隔一两天,罗总都会挤出时间去看看自己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任仲凯说,“但早出晚归的工作经常让罗阳和妻子说不上一句话,罗总半夜回到家时妻子已经休息了,而常常天还没亮就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11月26日,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方勇接受媒体采访,深情缅怀了好战友、好同事罗阳。在采访中,李方勇几度哽咽。

  早在2002年,李方勇就与罗阳共事,当时李方勇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则是公司党委书记。

  “罗阳身体很好,爱运动,年轻时排球打得特别好。他个性很低调,不爱张扬,为人忠厚,做事踏实,极富责任感。”李方勇回忆说。

  李方勇介绍说,从事航空,特别是和国家重任相关的舰载机项目,要承担的工作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罗阳这次的病发可能和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以及这种工作状态所造成的生理及心理压力有关。“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首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热爱、期待,同时又充满了无限担心,我相信这也是罗阳当时在舰上的心情。”

  作为与罗阳并肩上舰的同事,中航工业重大项目部吕杰代表广大航空人深切悼念了罗阳。他回忆说:“罗总的忍耐力很强,对于工作,从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当天很多人劝他不用上舰,但他依旧坚持,为的是对整个项目负责。当着舰成功后,他激动万分,当天晚上还和我谈了许多后续想法和明年的工作安排。”吕杰表示,舰载机项目还有大量艰难的后续工作,作为航空人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将所有工作做好,以告慰罗阳在天之灵。

    罗阳生于1961年6月,辽宁沈阳人。198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空设计专业毕业,后在职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硕士学位。曾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员,九室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兼副所长。2002年7月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后任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次立功受奖。是辽宁省劳动模范、“航空报国金奖”获得者。生前组织实现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快速研制成功的杰出成果;他以追求卓越的治企理念,实现了管理创新的升华,改变了沈飞公司的面貌。

    罗阳的同事说,舰载机成功了,他走得安详。罗阳的妻子说,你太累了,你睡吧。

    “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罗阳倒在了任务完成的那一刻,前20年研发设计飞机,后10年制造生产飞机,用智慧托举战鹰完美升空,他用生命圆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这就是罗阳30年航空报国的人生轨迹。(大恩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