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清粪工卢爱章肩挑粪担34年换得居民信任
2014年04月09日
34年,16余万公里。这是卢爱章工作以来走过的路程,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4圈,踏过12.8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年54岁的他是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南市城管局城肥清运二处清疏大队四队四班班长,一名粪便清除工。34年的服务,他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居民甚至可以放心地将自家钥匙交给他。
1979年,还不到20岁的卢爱章通过社会招聘进入当时的卫生局。“当时觉得从农村到了城里,能从事一些相对体面的工作,没想到会是来挑粪。”卢爱章回忆,“那时候出门去工作,都抬不起头来,觉得很没面子。”后来他在父亲的劝说下,慢慢接受了这份工作。
从那以后,卢爱章一直在一线从事挑粪工作,到现在已经有34个年头了。他工作的片区位于济南市东部城乡结合部的甸柳庄社区,流动人员量比较大,居住人口多,街巷狭窄,车辆难行,人口稠密,出粪量大,每人每天需要清挖近1吨粪便,才能保证居民的使用。旱厕所在的社区道路一般都很狭窄,车辆只能停在外面,卢爱章要挑着粪桶走很远才能到达装车的地方。34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每个工作日都是四点起床、四点半吃早饭、五点出门、五点半带领班组职工准时出现在服务地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肩挑粪担走街串巷16余万公里,挑粪7800余吨,用坏了近40根扁担,100余只粪桶。
卢爱章负责的甸柳庄,十几年前每户都是单独的小院落,如今,每个小院都建起了楼房,原本只住一家人的小院,现在可以住十几户,这样一来,清挖的任务就重了许多。不过,他从来没抱怨过。工作的时间久了,他似乎也成了甸柳庄的一员,不少居民都非常信任他。因为清理化粪池的时间早,一些居民还把大院的钥匙交给他,让他不用敲门就可以直接清理。这种信任让老卢十分感动,居民不在家时,他不动居民家中的一草一木。2011年4月的一天,他在清挖一户家中无人的旱厕时,发现地上有一个钱包,里面装着身份证、票据和400元人民币,他立马捡起来放到口袋里,等第二天请早,他来到这户居民家中,将钱包原物奉还,居民十分感动,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真是太感谢了,我还以为是丢了呢,急的我一晚上都没睡好,里面的身份证和票据很重要,真是太谢谢你了”。说完就要从钱包中拿出钱来塞给卢爱章,老卢微笑着摆摆手,“这是我应该做的”。
去年,卢爱章光荣当选济南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来源:济南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