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5万里风雪巡诊路,她1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那曲之艰苦,不仅在于海拔高、气候冷、风雪猛,还有那随时可能置人于死地的险:雪峰、深谷、沼泽、冰河,出没的野兽和常常发生的雪崩、塌方、泥石流……

  那曲军分区所辖部队就散布在这42万平方公里的雪原上,各基层单位平均距离军分区机关300公里左右,最远的超过700公里。“走一趟基层,闯几道鬼门关”,是那曲官兵对此最形象的说法。

  一个风雪弥漫的冬日,彭燕要去索县巡诊。可去索县的路已被冰雪覆盖,汽车行驶艰难,彭燕只好背上那个与她身材严重不符的硕大药箱,下车步行。一阵风雪袭来,她一个跟头摔在地上,“嗖”的一下沿着斜坡滑到了悬崖边上。

  半个身体悬空了!彭燕死死抱住路边凸起的一根冰柱,在同事们的拉扯下才爬回了路面。人上来了,10个指头却粘住了,同事用石头一点点把冰柱敲碎。彭燕的手被冰碴刺得鲜血淋漓,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风里,瞬间凝固……

  风雪十二载,5万里巡诊路,彭燕1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为2万人次官兵、2.5万人次群众带去了健康,聆听了43名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挽救了42名危重患者的生命。别人常问彭燕:这么拼命干,你图什么?彭燕说,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官兵和群众的病痛少一些、笑容多一些。

    一边是对亲情的割舍,一边是对藏北群众的关爱

    在那曲军分区营房一侧,有一排平房。其中的一室一厅,就是彭燕和丈夫张涛的家。

  干净整洁的书架上,放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中,彭燕和张涛怀抱出生不久的女儿晗涵,眼中写满幸福。静谧的夜晚,每当看到照片,这位坚强的女人就会独自泪流。对女儿、对家人,彭燕亏欠太多。

  2004年2月,女儿张晗涵在简阳老家出生。女儿出生不满3个月,夫妻俩就回到那曲。夫妻俩第二次休假回家看孩子时,晗涵已经能在地上跑了。

  女儿今年8岁了,可彭燕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300天。

  一边是对亲情的割舍,一边却是对藏北群众的关爱。生活在那曲地区儿童福利院的曲珍,从小就失去父母,是彭燕让她感受到了母爱,并资助她考上内地中学藏族班。

  彭燕的“儿女”不止曲珍一个。福利院35名孤儿,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5岁半,他们都叫彭燕“妈妈”。

  彭燕还是那曲镇敬老院24名藏族孤寡老人的“贴心女儿”。由于敬老院缺乏医生,彭燕到军分区工作后,主动当起编外护理人员,让老人生病时得到及时治疗。

  60岁的扎西阿爸记得,他有生以来吃的第一个生日蛋糕是彭燕买的;72岁的次仁吉老阿妈记得,自己穿的第一件毛衣是彭燕从成都买来的……

    “你问我为什么留恋那曲,我也说不清楚。”彭燕说,藏北草原的一首歌谣也许能表达她的心意,“当你初次来到羌塘,寒冷会使你寂寞惆怅,如果你真正投入她的怀抱,她会变成你温暖的家……”

  彭燕,就如一朵怒放的雪莲,在青藏高原吐露独有的芬芳。(本网综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