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最美女孩”孙影放弃高薪大山里支教五年

2011年07月11日

孙影(左一)和山里的孩子们

    她5年两度放弃在深圳的稳定工作,十次奔赴贵州山区支教助学,用柔弱的双肩为山里的孩子担起沉甸甸的梦想。有人叫她“最美女支教老师”,也有人叫她“撵不走的支教钉子户”。

  她翻山越岭,徒步走访,把采集到的一手资料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给爱心人士。近5年来,她已经为300多名贫困生家庭找到了捐助人。

  如今,她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她的“爱心小书桌”计划,逢人便说。她希望今年实现募集5000张小书桌的愿望,为山里的孩子带去质朴的快乐。

  孙影出生于吉林辽源煤矿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孙影从小就梦想像妈妈一样,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2005年3月,25岁的孙影从长春理工大学毕业,南下深圳寻梦。“一直想做一名老师”的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招募志愿者赴山区支教的消息,马上拨通了报名电话。

  2006年8月,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工作,跟随“募师支教”志愿者队伍远赴贵州毕节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开始了支教征途。

  扎进深山支教家访如同探险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大方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大水乡更是地处偏远山区,距县城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日三餐孙影吃得最多的是当地盛产的洋芋,既当菜又当饭。学校经常缺水,为了节约用水,她每天只洗一次脸,更别说洗澡了。

  山里的艰辛没有难倒孙影,当地孩子们艰苦求学的境遇却让她揪心。有位女学生名叫龙琴,两岁时妈妈就去世了,留下四姐妹。龙琴家在很偏远的深山里,要穿过一条长长的峡谷,翻越深山老林,本地人也要三五成群结伴壮胆才能走。孙影至今仍清楚记得那次勇敢的家访:“就像电影里看到的原始森林一样,两旁是茂密的灌木丛,穿行在高山岩石中间的乱石小路上,不时得猫腰从石头上跳过,而脚下的石头上满是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就这样,她与龙琴姐妹“结缘”,经常辅导姐妹们的学习。龙琴现在已念六年级了,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当地乡亲们眼中“最美的女孩”

  孙影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全班27个孩子大部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需要自己,支教一天,就要用心把他们教好!

  当初同行的10多名志愿者都离开了贵州,孙影却留了下来。2007年3月,孙影再次回到令她魂牵梦绕的大水乡。孤身一人的孙影几度遇险。一天夜里她烤着炭火睡觉,差点煤气中毒。从迷迷糊糊中醒来,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房门,还磕掉了一颗门牙。

  孙影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最初的不适应和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成为当地乡亲们眼中的“最美深圳女孩”。在山区奔波了几年,孙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手腕、膝盖骨就疼痛难忍。可她一声不吭,独自扛着。

  支教老师变身“爱心中介”

  从2008年8月起,孙影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成为一个整合爱心资源的公益“中介”。她把采集到的第一手求助需求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给爱心人士。

  5年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访了毕节地区大方县、赫章县等山区8所贫困学校300多名贫困生家庭,为他们找到了资助人。遇到爱心人士的定向捐助委托,孙影的身影即刻消失在大山之中,按捐助者的要求落实捐助对象。她把每一笔捐赠都登记好,在博客上公示,并给每位捐赠者都寄去感谢信。她说:“有了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感到更有勇气和毅力把事情做下去。”

    5年来,由孙影牵线搭桥、深圳爱心企业共捐资200多万元,为贵州大方县、赫章县捐建了6所希望小学,其中4所已竣工使用。

  “赶不走的女孩”感动无数人

  2009年8月,孙影获免试破格调入深圳市关爱办。但她舍弃不下山里的孩子们,只工作了三个月,就办理了停薪留职,继续到毕节开展志愿服务。为了保证公益性,她拒绝在其管理的公益项目中领取任何酬劳。

  大山里的乡亲们以淳朴甚至有些奇特的方式表达对这名年轻志愿者的深深敬意、谢意和爱意。2006年任大水乡党委书记、现任大方县宣传部长的沈义勇说起孙影来,既“爱”又“恨”。“爱”的是这位姑娘的奉献精神,不图回报,有责任感,一心一意地做公益事业;“恨”的是不听他的话,“我说你赶紧回去找男朋友,做点别的事情,不要耽搁了,几次撵她,她都不走,总是让我甭操心,说该回去时会离开的。”

  为了孩子们,孙影把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大山,也感动了无数人。2011年2月17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孙影“文明使者”称号,号召全市人民向孙影学习。(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