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深圳百万志愿者托起快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11年07月13日

 

 

    从7月1日起,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服务站全面铺开,目前共计有750个服务站出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服务站有个好听的名字——U站,“U”由深圳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演变而来,蕴含着大学生运动会、服务和桥梁等寓意。

  志愿者报名人数远超127万

    来自大运会志愿者指挥部统计的数字显示,深圳市要招募127万大运会志愿者,包括2.2万名赛会志愿者,25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而目前报名的人数已远不止这些。人人争当志愿者,正彰显着这座城市文明的高度和厚度。

    这2.2万名赛会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报名的8万多人中选拔而来。他们中九成以上来自深大、深职院和信息学院三所高校。部分志愿者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服务。记者了解到,在这些高校中,超过八成学生都报名争当大运志愿者,竞争相当激烈。

  外语志愿者是赛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会各场馆需要近万名外语志愿者,其中包括约500名小语种志愿者,提供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七类小语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800名志愿者参加大运会服务,其中半数以上在香港机场、口岸等地提供抵离服务。

    750个城市U站本月全面启用

    U站,是25万城市志愿者服务的载体。按照计划,深圳市要建设818个U站,包括68个场馆U站,750个城市U站。除了咨询、应急救助、语言翻译、大运宣传等基本服务外,“大运笑脸UU秀”是U站受欢迎的特色服务之一。市民和游客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U站就在身边。U站也为人们了解深圳大运会打开了一扇门。据不完全统计,仅世界之窗U站一天的访问量就达400人次。

  “我迷路了,怎么回香港?”一位92岁的香港老爷爷在世界之窗迷了路,走到U站前求助。羊羊是一名拥有近20年义工服务经历的资深义工,帮助迷路的老人她很有经验。“我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老人是否具有清晰的意识,是否拥有独立回家的能力。”羊羊通过询问老人的相关情况,确认了老人家可以独立回港后,为老人准备了搭乘地铁的零钱,并送老人去就近的地铁站。“U站的便民服务功能非常地突出,市民只需轻松开口,便能获得服务。”

  U站的贴心服务,也向外国宾客展现了深圳的文明风貌。

  羊羊说,有一次,一位不懂英语的韩国友人,来到世界之窗U站询问去某家具超市的路线。由于U站只配备英语工作人员,志愿者与这位韩国人交流出现了困难。于是,韩国人在纸上写下超市的英文名,志愿者很快明白他想去的目的地,帮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并告诉他大概的费用。这名韩国友人感动不已,临走时向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提供指路等服务,宣传大运会也是U站的一个重要功能。”大学生志愿者杨文彩说,每天来咨询大运会门票、场馆等信息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些市民对U站十分好奇,也来探个究竟:“这是干什么的啊?”“我们是大运会志愿者,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深圳开幕,欢迎您到时关注。”志愿者抓住机会进行大运会宣传,还向市民派发大运会宣传手册。

  多方参与助力志愿者之城建设

  从两个月前起,坪山新区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支“红袖章”队伍在穿行。他们是深圳报业集团坪山发行站的28名发行员。一边发送报刊杂志,一边参与治安巡逻,是他们的“新工作”。“我们这些投递员,对坪山的每个角落都很熟悉,加入治安义工后,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坪山发行站叶左敏站长介绍说。

  报刊投递员参与大运志愿服务,是深圳多方力量被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投身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这支队伍,在127万名志愿者中所占比重最大:超过100万。

  除了报刊投递员,这支队伍还有公务员、劳务工、大学生、公司白领、老人,甚至还有中小学生。全市80%的少先队员加入“小手拉大手”家庭志愿计划,并带动了90万名家长参与志愿服务。

  数据统计,这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20%的市民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投身大运之中。“你做志愿者了吗”成为最“潮”的问候语。大运,正助力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激励着这座城市的爱心,塑造着这座努力打造的现代化先进城市的品格。(本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