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深化殡葬改革 实景墓园网络祭拜系统启动
2012年03月08日
3月7日,广西2012年全区社会事务工作会议暨清明节工作布置会在南宁市召开,会上启动了全区网络祭拜系统的正式运行。
广西民政厅副厅长李明(中)等人启动了全区实景墓园网络祭拜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21世纪初,网络祭拜在中国悄然兴起。“网络祭拜”亦称作“网祭奠”、“网上祭奠”、“网上祭扫”、“在线祭拜”、“在线祭扫”等。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交通压力和明火祭拜等传统落后的祭拜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故此,国家民政部发出“绿色祭拜,平安清明”的号召。互联网以永恒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给人类情感的表达和生命的延续赋予了一种新的形式。在此背景下,网上祭拜应用而生,这不仅是国家政策和环保的需要,更是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人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加上生活节奏繁忙,不可能在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等祭祖日子亲临现场祭扫。网上祭拜可以让用户可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用户可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此外,用户还可在已故亲人的生日、忌日等重要日子上网追思。
另外,尽管许多家庭都有家谱,但是人们只能从家谱中获得简单的信息。网络祭拜系统可以把用户先人的文字资料及图像和声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随时随地可让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现眼前,让子孙万代了解祖辈的光荣与梦想。
还有就是,我国群众每年清明节祭祖费是一笔不少的开支,燃烧纸品引发的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网络拜祭这种方式,既满足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需要,又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据了解,2011年9月,广西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网络祭拜试点工作,结合梧州市仙风山墓园推广实景墓穴网络祭拜的成功经验,选定南宁佛子岭墓园、柳州西山梦园墓园、桂林尧帝园作为实景墓园网络祭拜的试点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各个试点开展墓穴实景图片等网络祭拜系统数据采集工作。三个试点单位均有墓穴过万,采集的数据十分庞大。但是相关技术人员克服了各种困难,积极筹备实景墓园网络祭拜试点的实施,于年底前基本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数据采集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开始进行在线运行。从试点单位反馈的情况看,社会正在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祭拜形式,这是广西殡葬行业的又一创新,改变了目前互联网上虚拟墓园祭拜的模式。
与会人员在观看实景墓园网络祭拜系统运行情况
2012年,广西将继续完善实景墓园网络祭拜系统,以试点单位为基础,面向全区公墓推广成功经验,逐步将网络祭拜形式引入殡仪服务单位,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最终将网络祭拜建设成为广西殡葬行业的一大亮点。(大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