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也讲发工资给他,可他就是不要。村干部晓得他喜欢看书、看报,就送些报纸、书籍给他。”村民辜昌平说,在老人刚开始清扫的前两年,村里给老人送去了电热毯、铁桶,表达村民的感谢,后来老人就坚持不肯再收村里送的东西了。
“一般人坚持不了这么久的,因为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这好事一干就是16年啊。”村民杨锡璋感叹说,近几年来,华江旅游业发展得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到华江游玩,而东村的这条路也是不少徒步上猫儿山游客的必经之路,经过
东村后面还有一个度假村和漂流点,龚大淳老人的坚持不仅保持了村里的卫生整洁,也给远道而来的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我现在身体好得很,扫地回家后还能多吃半碗饭呢!”龚大淳老人笑呵呵地说,再过不久就是他87岁的生日,现在的他耳不聋、眼不花,他说这都是天天扫地的功劳。老人说:“每天扫上一个多小时,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锻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里人都知道去跑步、做操来锻炼身体,但跑步只对个人有利,扫地却同时能带给别人好处。只要我能动,就要一直扫下去……”
“看到他天天做好事,我们自己也多扫扫门前的路,保持干净嘛。”正在清理屋门前垃圾的村民杨志珍说,现在,村里的人家门口都干干净净,乡亲之间和和气气。(据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