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中国式"剩宴" "光盘行动"被转发5000万次
2013年01月25日
昨天(1月24日),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员工在酒店入口开展“厉行节约、文明用餐”倡议宣传。
近日,一组反映上海、广州等多地酒店铺张浪费的照片在网络迅速蹿红,不含酒水五六千元一桌的宴席餐毕,几乎没动过的螃蟹、整只鸡、整条鱼都被扔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一张照片中家住甘肃的老人王义忠的独白:“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
中国式“剩宴”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截至23日下午15时,新浪微博关于“剩宴”的搜索超过11万条。为了更为有效的反对浪费,不少网民在网络上发起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为主题的“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光盘行动”的发起者是北京一群因参加某培训而结缘的中青年人。这个团体有将近30个成员,从1月初有了号召杜绝浪费的想法到今日,“光盘行动”在微博上被转发约5000万次。他们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页6万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除了北京,呼和浩特等其他城市也正在加入进来,团队的成员不断地接到饭店、餐厅的电话,要求他们再多送些宣传页和海报来……许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官方认证的餐饮行业也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
“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这是“光盘行动”宣传单上的话,相信任何人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都无法再忍心倒掉盘中的食物。
“我能想到会有人支持这次活动,但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我们仅仅作为源头发出这个号召,说出很多人心底的话。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作为种子和源头,把这个活动接力下去”发起人焦慧娟说。在印刷宣传单的厂里,一个小伙子看到了“光盘行动”的宣传单后被深深震动。当焦慧娟来取宣传单的时候,他递了一百块钱,说,“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个支持。”在很多餐厅,许多服务员都帮忙张贴“光盘行动”海报。“说起浪费,其实是服务员看的最多,最心疼。”发起人刘文平说。
网名为“DLTV东伊”的网友说,支持光盘行动。想想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的孩子们,自己节省的每粒米每颗菜都足已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大家一起来行动!不留剩饭,节约粮食!
网友“快乐的神奇豆豆”发布了自己在餐馆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我要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光盘族’,大家看看我吃得干净吗?”
同时,也有较为知名的连锁餐饮行业在微博上建议:“餐厅应建议大家适量点菜,如果吃不完最好打包,希望所有的餐饮业同业都能行动起来,尽一分力。”
“中国人大吃大喝的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遭到过热议,明知道是浪费却因为‘面子’文化一直未杜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长江认为,奢华浪费的吃饭方式成为中国人讲面子、讲排场、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
“请别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济南的黄先生对餐桌上的浪费也颇有感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大吃大喝导致“剩宴”的问题还在于公款吃喝风行,“比如在接待这种事情上,下级担心其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当然要上最好的饭菜,反正不是自己买单。”
“要引导社会形成这样一种舆论,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是落后、愚昧的。简单节俭的吃饭方式与低碳生活、环保理念一样,符合国际观念,是时代的潮流。”于长江说。
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代富曾说过,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形势,国人应该要有危机感。各类宴席上,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私家宴请,宴席散时总是吃得少,剩得多,公务接待剩得尤其多。为此他和一些代表建议国家制定《反浪费法》,制止、防范和惩处浪费行为。
“理性吃饭并不等于吃不饱吃不好,酒店厨师也并不希望看到餐桌上剩下一动未动的菜。”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经理周杰说。
“中国已经过了劝人吃饭的年代,健康的吃饭理念,理性的生活方式会慢慢成为主流,而杜绝中国式‘剩宴’仍需每个人的反思和努力。” 于长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