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古人的这些论述对古琴的修身养性作用作了精辟的总结。但是,在当前,在古琴喜人的兴旺之中,却也隐含着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古琴渐渐地被当作表演性的工具,而修身养性的功能却被淡化了。于是,在新刊印的琴谱中,删去了说明琴曲内容的解题。有的琴家提出了古琴要去古的要求,认为古琴只是一种乐器,只是娱乐的功能,不要有更多的负担。于是,关注的只是弹琴的技法,追求的是表演的姿式和服装,淡化的正是古琴的生命——它的深刻的内涵。甚至通过古琴谋取名利,使一些琴人背离了应有的操守。
古琴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代,皇宫中就有过专职的琴师,在重要的场合为皇帝和贵族表演古琴。在社会上,也有文化水平很高的古琴家,他们研究古琴,演奏古琴,传授古琴,成为职业的古琴家。即使有些人不是专业琴家,但是他们生活富足,可以专心弹琴,于是把主要的精力用于研究古琴,并且很有成绩。这些人是古琴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他们,古琴艺术不可能达到极高的水平。他们创作的大量琴曲至今还是琴人常常弹奏的曲目。今天,社会仍然需要这样的职业古琴家,还要多多培养这样的职业古琴家,他们在古琴传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想成为职业的古琴家并非易事,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能成功,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职业的古琴家只是琴人中的极少数,大量的琴人是业余的。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把业余时间全部或部分投入到古琴的学习和研究中。还有很多琴人喜爱古琴,但没有很多精力,学习几首琴曲,作为平时的雅兴。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琴人,我认为都应把修身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琴人。
四
今天的琴人怎样进行修身养性呢?
在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富裕了,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可以说基本上人人都成了“文人”。但社会生活复杂了,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别复杂了。国家提倡“以德治国”,国家领导人还提出了“八要八不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谋取利益的手段更加多样,唯利是图已经成为一些人十分急迫的表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现在仍然应该大力提倡个人的修身养性,以修身养性为手段,达到提高个人道德素养的目的。因此,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仍然是今天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当然,今天的修身养性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标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求也进步了。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内容来修身养性呢?我认为,古人所提倡的忠孝誠信仍可提倡。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互助,见义勇为等等仍是今人的美德;诚实守信也是现在为人立世的根本。这些不也正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吗?而古琴中表现这些思想要求的琴曲是很多的。还有一些琴曲表现了古代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这和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生活也是一致的。
琴可以致中和,达到心平德和、修身正己的目的。通过学习古琴、弹奏古琴仍然是今天的人们修身养性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弹奏古琴,用以修身养性。特别是广大的业余琴人,不要以为不能参加演出,没有获得奖励就不是优秀的琴人。实际上,业余琴人在演奏上不一定比职业琴家差,在修身养性、道德操守上也不一定比职业琴人差。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个修身派的琴人,我只会两三个曲子,但我弹得很好。我没有名与利的烦恼,我在修身养性上已大有收获,我是个合格的琴人。
当然,我们提倡修身并不是不重视弹琴的技法。技法是表现琴曲内容的手段。技法不过关,怎么可能弹出琴曲的深刻内涵呢。因此,如果只弹奏一首曲子也要认真学习正确的指法,苦练基本功,努力弹出琴曲的意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中国古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