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广西梧州光孝寺:鉴真和尚曾驻锡授法

2014年08月11日

    具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广西梧州市,位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处,为佛教传入中国的便捷通道之一,很早就有了佛寺。

    梧州光孝寺,又名大雄寺、感报寺等,坐落在如今的市区云盖山麓,为唐初鄂国公尉迟恭所建,宋、元、明(乃至清代)俱重修。据史书记载,当年的梧州光孝寺坐山面水,最初为头门3间,中为佛殿,左为祖师堂,右为伽蓝堂,后为法堂,十分气派。

    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二十七日,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率僧徒及日本来唐留学僧荣睿、普照一行14人在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在返回中原途中,曾到梧州光孝寺驻锡授法。

    鉴真是扬州人,14岁随父于扬州大云寺出家,从智满禅师为沙弥。后随道岸禅师入长安,在实际寺荆州弘景律师门下受具足戒,跟随他学习南山律宗,26岁时成为了精通佛教律宗学说的有名的和尚,开始了他此后三十年在淮南地区广泛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鉴真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7年中,鉴真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其中第五次渡海最惨。鉴真一行14人,从扬州东渡,刚起航不久,便三次遇上特大风暴,在海上漂泊数十日,几至绝境,最后漂至海南岛南端振州(今崖县)。鉴真一行人渡海越过雷州海峡,沿南流江、北流江经藤州,于唐天宝八年(749年)六月二十七日,到达梧州。

    鉴真知道,梧州是人文始祖虞舜大帝巡葬之所,是佛教东传的始圣地,是佛教理论先师牟子的故乡,拥有著名的佛教寺院光孝寺,便决定在梧州休整并传授菩萨戒法。

    鉴真一行的船只一靠梧州西江码头,梧州府官员、僧侣、市民已鼓吹旌摇,热烈迎候。鉴真大师虽一路劳顿仍气度庄重、礼数周详地对官员、僧俗和民众的迎迓和接待表示谢忱,并向梧州府官员报告了此次东渡遇险的情形和日本遣唐使晁衡“遇难”的消息(后来才知晁衡并没有遇难,他与鉴真失散后,一人竟漂流到安南,即今越南)。梧州府即传驿长安朝廷,报告鉴真、晁衡的情况,并妥善安置鉴真一行住光孝寺休憩。

    次日,鉴真在光孝寺为俗众设坛授戒,此日的梧州,万人空巷,善男信女,争相受戒,盛况空前。休整后,鉴真告别梧州,官民夹道相送至码头。自此,梧州光孝寺更为扬名。

    公元958年,南汉皇帝刘晟病危之际,宠妃才人卢琼仙提:“苍梧山连五岭,水汇三江,八桂之户,灵秀所聚之地。若在该处铸一铜钟,乃象征皇业声振南疆之兆,定能保龙图永固,圣寿万春也。”于是一道圣旨下来,限令时任梧州招讨使的吴怀恩于当年六月铸成铜钟,挂在梧州云盖山下的光孝寺中酬神,为皇帝冲喜。

    南汉铜钟全是用黄铜精铸,呈垂铎形,兽首,高120厘米,口径56.7厘米,重250千克,钟上饰有十字线隔开的花纹及铭文,为广西至今最古老的第二铜钟。

    据专家考证,吴怀恩所铸的这口铜钟,最初悬挂于光孝寺大雄宝殿前东侧钟楼上。到明、清年间寺院重修时,又移至后山大士阁水月亭、风台书院(今东中路第一幼儿园),1931年移至中山公园晨钟亭内,曾作为市民报时用。

    清顺治十五年,道守陈宏业在光孝寺基址建大雄寺,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增加修缮。咸丰七年(1857年),光孝寺毁于大成军东征战火。遗址就在现今的梧州市云盖路小学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