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佛国寺——韩国最精美的寺庙

2011年10月25日

    佛国寺始建于新罗第23代王——法兴王(514年~540年在位)十五年,即528年(一说新罗法兴王二十二年,535年),时称华严佛国寺、法流寺。至751年,景德王(742年~765年在位)时同相金大城(700年~774年)再建,直至23年后的774年惠恭王(765年~780年在位)方才完工,这是历史上佛国寺第一次重建。经高丽(918年~1392年)至李朝(1392年~1910年),历代以降佛国寺多次改建,声名口播。1593年,即李朝宜祖(1567年~1608年在位)时,因壬辰倭乱(日本侵朝战争,1592年~1598年),佛国寺内所有木构建筑悉数被毁(此时距第一次重建历时819年),唯石构建筑或石质建筑基座幸存。如:东西对峙的三层密檐行塔和多宝塔的基座,紫霞门、安养门前的高台,以及拾级而上的桥梁式石砌台阶等,大都是第一次重建时的遗物。

    1969年,佛国寺成立复原委员会。在深入研究原有遗址的基础上,依据李朝建筑风格,于1973年复原了无说殿、观音殿、毗卢殿、经楼、回廊等。与此同时,对留存的李氏朝鲜后期建筑,如大雄殿、极乐殿、泛影楼、紫霞门等一并进行了修缮。寺院现存规模仅及原有十分之一许。

    佛国寺山门位于远离寺院的山道上,经过长长的香道、莲池、三孔拱桥方引向天王门,才进入佛国寺前院,高大的台基赫然在日。香道为进入佛国圣地的景观走廊,使朝拜者心境转换,烘托寺院氛围,确实达到“庄严法界”“慈云普护”的效果,形成了“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的意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佛国寺的院落布局极具特色,保存了廊院式平而格对、空间形态。现存寺院主要由东、西两院落组成,各以两段式石桥与廊庑连通。这不仅为顺应山势的需要,也应是佛教净土宗莲花接引桥的象征。东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紫霞门、大雄殿、无说殿,体型变化丰富。尤其是大雄殿前双塔对峙的格局,乃我国隋唐时期寺院常见的平面布局形式(敦熄壁画佛寺院除四周回廊外,院内还有一至二条东西向横廊,使院落呈日字形或日字形)。

    佛国寺双塔对峙的布局是典型的佛寺平面形式之一,这种平面格局应与同时期或之前中国佛寺建筑布局有着深刻的关系。东晋建康长干寺内,已有东西塔对峙的平面布局形式。我国现存双塔对峙布局寺院较多,如苏州岁汉院双塔、昆明人德寺双塔、山西临猗妙道寺双塔、辽宁锦州北宁市崇兴寺双塔、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宁夏拜寺口双塔以及太原永祚寺双塔等,所用材料多为砖、石,或砖石混合。双塔在寺院中的位置或前或侧,平面形式多样。

    大雄殿后为无说殿,殿后山势陡峭,顺势面上,分别是毗卢殿、观音殿(我国唐代流行观音崇拜)院落,均采用廊庑四周环绕的布局形式。

    佛国寺西院落中,安养门、极乐殿组成中轴线。极乐殿位于两院落的中心,周围廊庑环绕。

    总之,佛国寺东西院落并联、院落众多之平面布局,应是统一新罗时期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特色。

    佛国寺的历史建筑遗产保存价值最火的均为花岗岩建筑或石质建筑遗迹,其比例舒展、形象瑰丽,建筑造型、结构技术、构造方法等均独具匠心,足以代表当时建筑技艺之精髓,堪称韩国石造艺术宝库之一。佛国寺内石作建筑,可分两类:一是石质基座、桥梁,二是石塔。

    步入佛国寺山门,越三孔石桥为天王门,四大天王肃立两侧,迎面就是建筑在高高石质基座上的佛国寺建筑群。

    现存并排的两座双层石基座高耸,两边分别架设两座石桥。东边是青龙桥、白云桥,西边为莲华桥、七宝桥。采用方形望柱、圆形寻杖,梁柱间填以杂色块石,它们与基座南侧遗留的石质幡竿颊(俗称夹竿石)一样,均形体高大,形制古拙。桥下早先曾建有象征寺院与尘世分隔的九品莲池,后遭毁坏。

    可以想见,古代参谒者在穿越连接山门,天王门长长的香道后,再越升藉由莲池、二层石桥组成的时空场,从外部的俗世走进佛国净土,心中必油然而生出世之想。

    由东边青龙桥、白云桥拾级而上可达紫霞门。门东侧为泛影楼,基座敦实、翼角如飞。紫霞门内大雄殿单檐歇山顶,大雄殿两侧双石塔对峙:东塔三层,名多宝塔,双层基座,高10.4米。塔为梁柱结构,仿木质卧棂栏杆,单勾栏,寻杖交角造,上部仰莲、托盘、受花、相轮(天)、宝珠等。此塔为新罗石造建筑代表作,被列入韩国第20号国宝。

    西塔正方形,分三层,名释迦塔,高8.2米。单层基座,三层叠涩出檐,上部塔刹造型别致,自下而上为基座、受花、相轮(天)、又一层受花、水烟、宝珠等。虽然是较常见的新罗石塔。但造型典型,比例优美,被列为韩国21号国宝。其基座地面莲花瓣修长、饱满,为典型唐代莲瓣式样,与我国同期古建筑柱础、瓦当、铺地砖、望柱等莲瓣造型,极其类似。识者论曰:上述两座塔是新罗时期宝塔中之精美者。

    西边莲华桥、七宝桥,其上是安养门。门内极乐殿,单檐歇山顶,叠瓦脊,出檐较人,相对形体较小而用瓦较火,形制古拙,这是朝鲜半岛传统建筑遗产之普遍特色。极乐殿前是造型优美的石灯笼,极乐殿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均为铸造于新罗统一时代的珍贵文物。

    佛国寺是韩国庆州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气势恢弘、磅礴。其新罗时期的石质建筑及其遗迹和众多珍贵的佛教国宝名闻遐迩,被赞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韩国政府定其为第一号历史遗迹。

    1995年,作为表现出人类独特创造性才能的经典杰作,述说、见证人类历史上一个或数个重要阶段的建筑样式,作为建筑与技术的结合体,佛国寺被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为其历史文物价值作了最佳诠释。(周学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