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在法国,马铃薯的命运一波三折:马铃薯外表凹凸不平,切开后会变黑,因而被谣传食用马铃薯会引发麻风病。17世纪初,法国勃艮第等地还曾禁止人们食用马铃薯。甚至,在1765年出版的“大百科全书”里被形容为一种粗糙的食物,只配给不讲究饮食的人吃。但一切的转机源于一位巴黎的药剂师安东奥古斯特·巴尔孟契耶。在1771年,他说:“分布在地球上陆地和水面的无数植物中,也许没有一种比马铃薯更值得高贵公民注意的了。”正是这位著名药剂师从营养价值上的不断推荐,才使得这种新的有用的作物推广到全国。
马铃薯进入美国,则与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相关。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法国任美国大使期间,参加过一次宴会,席间赏鉴了马铃薯20种不同的做法。他回到美国后,盛赞马铃薯是最好的蔬菜,这才使得马铃薯在美国得以流行。1802年,托马斯·杰弗逊总统在白宫用炸薯条招待客人,自此炸薯条进入美国。之后,炸薯条迅速成为美国最普遍的马铃薯烹饪方式。

    “土豆加牛肉”被视为共产主义——
  前苏联曾在北极种土豆

  马铃薯是排在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第四大作物,欧洲有“第二块面包”之称。
  学者认为,17、18世纪,马铃薯普及开来的决定因素,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那个时期,全球人口不断增加,气候上处于“小冰河期”,主要粮食作物不足以满足需求。而马铃薯不仅耐寒、耐旱,且高产并富有热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18世纪的爱尔兰,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原本用于解救饥荒的马铃薯成为了惟一的粮食。爱尔兰人每年有10个月靠马铃薯和牛奶过活,剩下的两个月则依赖马铃薯和盐。成人一天大约可以吃掉5至6公斤马铃薯,像这样几乎只仰赖单一作物作为粮食,万一有一天这种食物缺乏时会导致什么样的悲剧?
    果然,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田遭受枯萎病的侵袭,造成连续几年的空前大饥荒,约100万人死于饥荒。还有100万人逃到其他国家,这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从爱尔兰流亡国外的大批农民里,有一个名叫帕特里克的年轻人。帕特里克在驶往美国的轮船上邂逅了一位女子并与之结婚,后来定居波士顿。帕特里克的曾孙约翰·肯尼迪,后来成为美国第35位总统。
  在俄罗斯,马铃薯也被视做解决饥荒的措施。18世纪60年代,俄罗斯一些地方发生了饥荒。当时管理医疗事物的机关——医学委员会向政府倡议,认为解决饥荒的措施是让荒民们种植马铃薯。1765年1月16日,枢密院发布了在全国种植马铃薯的第一道指令。随后,开始向爱尔兰采购马铃薯并分发。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不断将马铃薯种子向各地散发。
  “土豆加牛肉”曾被视为是共产主义的必需品。十月革命后,苏联十分重视马铃薯事业的发展,在莫斯科建立了实验站,后改名为马铃薯栽培科学研究所。1925年,苏联考察队来到南美洲,获得了大量原始资源,回国后开展品种选育。1932年,苏联在北极建立了北极区实验站,经过多年实验,终于培育出特别抗寒的马铃薯品种,使苏联的栽培区推进到勘察加等地方,扩大了近1000万平方公里。到1954年,苏联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一。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22%,亚洲的58%。排在世界第二位的是俄罗斯,再次是乌克兰和印度。这四大生产国占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50%。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0万公顷的国家还有波兰、白俄罗斯、美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