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1965年蒋介石拍板决定“反攻大陆”

2012年05月18日

    今年5月(2009年),台湾桃园县政府以观光为名开放当年的“军事管制区”—慈湖,并在此解密了当年的“最高机密”—“国光计划”,曾经的残酷争斗又真切地映入眼帘。“国光计划”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秘密制定的“反攻大陆”计划。本文以台湾最新解密的史料为基础,以组织最为严密的“国光计划”为核心,展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的政治军事较量。

 1961年12月,蒋介石、宋美龄、蒋纬国在台北(来源:时代周报)

  伺机反扑:种种计划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3年起,大陆实行了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到1957年顺利完成。大陆工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提高,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1958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论,明确地提出国民经济要全面大跃进。1959年至1961年,大陆又发生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由于中国历经数十年的战争洗礼,经济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加之解放后的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大陆政经形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中。

  据国民党陆军段玉衡少将称,在1950年至1954年间,台当局致力于防卫台澎金马,巩固“复兴”基地,创造有利“反攻”形势。在这期间,台当局并未制订详细的“反攻大陆”计划。而在大陆出现天灾之后,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嗅到了可乘之机,积极在台秣马厉兵,伺机反扑大陆,各种计划纷纷出炉。在“国光计划”正式启动前的五六年间,台当局共制定了凯旋、中兴、联战等作战计划。在1955年至1956年间,蒋介石指定陆军“副总司令”胡琏邀集“国防大学”及实践学社教官若干人组成小组,研拟对闽粤“自力反击作战构想”,蒋介石也曾听取简报一二次,此为蒋介石反攻作战的开始策划阶段。

  1957年5月至1958年4月间,蒋介石又令“国防部”遴选优秀军官30余人,以任务编组的方式编成“中兴计划室”,全部人员由“国防部”各厅局干部兼任,并由“参谋本部”常务次长曹永湘兼任主任。下设作战、后勤等处及若干作业组。后蒋介石又指示陈诚成立督导小组,专门听取该计划室简报。据时任该计划室处长的邢祖援回忆,该计划制订了详细的作战策略,包括一般战备、特种战备、登陆后作战及反攻时机假设等内容。

  1958年4月至8月间,台当局又成立“联战演戏计划作业室”,该计划室基本全部接受“中兴计划”的人员与档案,仍属临时编组性质,由“副总参谋总长”余伯泉担任主任委员、蒋纬国担任秘书处主任。但是,该计划室的性质却完全不同,主要是制订与美军联合作战计划以“反攻大陆”。该计划对美军完全公开,更邀请其参与有关计划的讨论。在作业上,也参照美军联合两栖作战范式,来制订两军联合两栖登陆作战的程序。邢祖援认为:“此种作业一面具有教育性的意义,一面也转移美军的注意力,使其认为国军的反攻大陆计划,系以共军为假想敌的一种训练、测验之目的。”该计划并未有急迫的时间性,仅有二三次由余伯泉向蒋介石报告。

  对于这一系列的“反攻计划”,蒋介石基本上只是应付附和,基本上是做做样子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反攻计划”。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是极机密的事情,不能让美国参与其中,尤其是在美国不支持其“反攻大陆”的情况下。因此,这些只是骗美国人而已,希望借此转移美国的注意力,并争取到大量的美援。

  最高机密:“国光计划”启动

  1961年7月11日,蒋介石在日月潭召见“参谋总长”彭孟缉及“副参谋总长”马纪壮时表示:“建设台湾为的是反攻大陆,否则我可以不干。当前革命形势对我有利,过去在台12年,虽有机会,但没有现在的形势有利,再不奋斗打回去,则决回不去了。”蒋介石还分析到,“现苏俄与北韩结军事同盟,南韩形势不稳定,东南亚寮国(台湾称老挝为“寮国”—编者注)与苏俄勾结,3个月内,东南亚一定有事,欧洲半年内也将有事。大陆灾情严重,社会很乱,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裂痕日大”。“国光计划”主任朱元琮也认为,在民国55年(1966年)前后数年,应该是台湾反攻登陆的适当时机。在这样的考量下,为了真正研拟“反攻大陆”的相关作业程序,蒋介石开始思考启动最高机密—“国光计划”。

    1961年4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县大埔小湾秘密成立临时任务性编组—“国光作业室”。蒋介石指派朱元琮将军兼任主任,并调集陆海空三军优秀作战军官31人、士官3人参与其中。

  蒋介石对“国光计划室”寄予厚望。在该计划仅仅成立3周的时间里,即率领“参谋总长”、“三军总司令”视察大埔营区,并听取简报。在1961年至1972年的12年间,蒋介石共主持会谈听取简报97次。其中在1961年至1965年的5年间,蒋介石共听取简报81次,其中1963年至1965年三年都达到20次以上。而且,由于参与该计划的工作人员生活相对辛苦,为了安抚这些国民党军中的精英,国民党当局给予“国光计划”工作人员十分优厚的待遇。蒋介石在听取第二次简报后,便指示“参谋总长”彭孟缉每人每月发津贴2000元新台币。蒋介石对该计划室工作人员亦是十分礼遇,据朱元琮回忆,蒋介石对作业室工作人员“只有鼓励,从无指责,并以‘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其中,当忘利害之虑’相策勉”。

  根据台“国防部”的军令,海陆空三军司令部分别成立光明作业室、陆光作业室和擎天作业室,以协助完成“国光计划”。而三军作业室也有相应的执行任务部队,并将任务加以细化,其中陆军包括“光华”、“成功”和“武汉”作业室,“光华”负责反攻第一阶段的登陆作战,包括建立滩头阵地和立足战区等,而“成功”侧重于第二阶段的建立攻势基地,主要负责华南战区,“武汉”则是专门负责特种作战;海军有启明、曙明和龙腾作业室,“启明”主要是指63特遣部队,“曙明”指64地面部队,而“龙腾”是指金门防卫部和95、71特遣队;空军有“九霄”、“大勇”等作业室,分别指空军作战部和空降兵作战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