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版“甩饼歌”(甩饼歌是由网络视频达人制作的一段视频,以说唱的形式,把2011年以来最热的时事新闻全部包含其中):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衮衮(音滚):连续且多。
台省:中央政府的要害部门。台;御史台。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甲第:最高级别的住宅。
同襟期:抱负情怀一致。
子云: 扬雄,西汉学者,字子云。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遂。
衔杯:饮酒。
这《醉时歌》大意说的是——
这年头活着不容易,高官一拨又一拨,出入衙门真得瑟:“衮衮诸公登台省”,可广文先生您真失意,“广文先生官独冷”,官职不仅有高低,还有冷暖。怎么冷?衙门冷,没有上门;待遇冷,工资奖金少,还没人送钱;人情冷,没人奉承,自己出去也没人睬。
接着便是待遇,“甲第纷纷厌粱肉”,甲第,就是甲天下的豪宅,里头一帮人吃的是甲天下的细粮精肉,人家讲究的吃好,可广文先生却还在忧心能否吃饱:“广文先生饭不足。”
这年头活着不容易,人品高就待遇高?未必,广文先生人品高,高得只有上古的伏羲氏才能比。咱中国古代有个标准,越往上古,人品越好,能跟伏羲比的,当然人品高。广文先生才能有问题吗?广文先生的才能超过屈原和他弟子宋玉。这是奉承,但不太过火,广文先生郑虔写诗、作画、写字是得到皇家肯定的,被评为“三绝”。
广文先生是一代人的道德典范,可命运坎坷,这样看来,名垂千古又有什么用?杜甫同学开始怀疑从小受的正统教育了。
广文先生您郁闷,我这个“杜陵野老”更郁闷,更受人讥笑,顺便提一下,“杜陵野老”是杜甫的马甲,他的老祖宗三国大将杜预是长安杜陵人,杜甫这个马甲的意思就是:我老祖宗的户口是在京城的。
为何更郁闷?您穿官服穿粗衣(被褐),根根头发白如丝。你有饭吃,我“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您有薪水我吃救济粮,每天还只有五升,吃一天管一天。在比郁闷的过程中,关系拉近了,于是时常到郑老您家来一起说说抱负,发发牢骚。郑虔还有些钱,沽酒相邀,一起喝两盅,喝到忘记你我(尔汝)的区别,称兄道弟。哎,郑老师,您的酒量还真是我的老师:“痛饮真吾师。”
清冷的人,清冷的春,清冷的酒,清冷的雨,映着清冷的灯光,好像一朵朵清冷的花飘落。境界清冷,心却不清冷,血依然热,于是高歌——
才子司马相如洗盘刷碗当伙计,文字学教授扬雄跳楼要寻死。
《归去来兮》里的乐园有木有,家乡的田园草萋萋。
儒家思想从小把我脑袋洗,可是到如今对我有什么裨益。
坏人有盗跖圣人有孔子,圣人坏人都得死,化成灰烬一样都是泥。
听了这歌你也别哭泣,能活着一起举杯多么不容易。
尽管杜甫的一生一直坚持“致君尧舜上”的儒家理念,但在作“醉时歌”的那一个当下,那个颠覆的他,是真实的,伟大的,超时代的。
结语:不是杜甫太颠覆,而是时代太颠覆,才俊废弃,权贵当道,对儒家信仰坚定的杜甫,也向他老杜家“奉官守儒”的信念请个假,泼洒美酒,泼洒诗句,泼洒质疑。
当高素质人才开始怀疑自己受过的教育时,或许真的是社会的人才体制出问题了,其实社会与人才是互相适应的。人才不适应社会,个体失败而已;社会不适应人才,全体失败。(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