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雪域高原的圣洁雪莲
2011年06月03日
【阅读提示】
她14次放弃外调机会,在海拔4500多米的藏北草原,整整奋斗12年。她以柔弱身躯翻雪山、趟冰河、过沼泽,义务巡诊累计行程2万多公里。她就是西藏那曲军分区目前唯一的女军人、门诊所护师彭燕。
坚守12年,她14次主动放弃“跳”出的机会
彭燕的父亲是一位在西藏林芝工作30多年的老军医,从小在她的心里就埋下了“西藏的种子”。1999年,彭燕从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了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西藏那曲。彭燕的心思都写进了申请书里:“一是那曲缺医少药,需要医护人员,二是艰苦环境更能够锻炼人。”1998年冬天,那曲发生特大雪灾,成群的牛羊被冻死,牧民眼中充满期盼……看着电视里的画面,彭燕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藏北草原平均海拔4500多米,氧气含量不到内地的一半。在那曲工作5年以上的官兵,90%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疾病;10年以上者,几乎人人出现了心脏增大、肺部扩张、脾肾异常等病变。
“这儿不是女人呆的地方,赶紧调走吧……”人们见了彭燕,都善意地提醒她。在那曲,高寒缺氧没有一天不考验着官兵们的身体和意志。工作3年以上的,90%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疾病;8年以上,几乎人人都会出现心、肺、肝、脾增大等症状。然而,没有一位官兵主动递交复转、调离申请书。“他们需要我们,我怎能当"逃兵"呢?”彭燕一次次将内心的动摇掐灭。
一个周末,门诊所马宽军所长将彭燕带进那曲烈士陵园。碧空之下,一座座坟茔整整齐齐列队。马所长流着热泪告诉她,有500多名先烈长眠于此。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41岁!
彭燕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年,陵园里竟然增添了她的好大姐段绍慧护士。2002年1月29日,在第三军医大学进修的她接到丈夫张涛的电话:段姐得肺癌去世!
张涛告诉她,段姐的抽屉里有4个撕掉标签的药瓶。她早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一直瞒着大家吃止痛药,还写了十几页的遗书……
几天后,彭燕申请把选修专业改为心电图,因为段绍慧去世后,门诊所没人能熟练操作心电图仪。
2004年8月,彭燕又一次直面高原的无情:刚过37岁生日的计生干部郑金玉患肝癌病故!成为长眠藏北雪域的第518人。
因为驻守高原,彭燕愈发黑瘦,还患上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病、心肌缺血等5种疾病。西藏军区领导明确表态,只要彭燕愿意下山,随时可以办手续。上级领导出于爱护,也多次提出把她调到内地或区内低海拔地区的医院工作,但都被彭燕婉言谢绝了。
“那么多官兵和群众的健康需要医护人员去守护,我怎么能那么自私,一走了之?等身体不行了再说吧。”想到战友渴盼的眼神和老乡纯真的笑容,彭燕毅然坚守12年,先后14次主动放弃了“跳”出那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