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但是,话说回来,旧时剧作家服务于某位名演员,还是先要和演员有了交情,互相了然于心,然后才谈得上为他写戏。三十年代,翁偶虹曾为金少山写《钟馗传》,就是因为有知音之遇。翁偶虹年轻时学过花脸,唱过花脸,所以对花脸特别偏爱,一直想写一本以花脸为主角的戏。但在最初的那几年里,他给程砚秋,给李玉茹,给宋德珠,给黄桂秋,给吴素秋,给黄玉华,包括给东明、东霞写的评剧,都是旦角戏,竟没有机会让他放开手脚写一本花脸戏。直到1937年,金少山到北京挑班,他因高庆奎介绍,与金少山成为朋友,“每作长夜之谈,辄恨相见之晚”。有意无意间,金少山就流露出想请翁偶虹给他写戏的愿望。有一天,翁偶虹讲到钟馗故事的原委,金少山听了,不禁拍手称快,频呼好戏,直率地说:“这么个好材料,您怎不编个全部‘钟馗传’?也叫我多置二亩地!”旧时代演员戏言,能够多排一本新剧,等于多置了二亩田产。翁先生马上响应:“只要您演,我就编!”剧本写好之后,金少山还郑重其事地穿戴整齐,鼻烟薰透,抱起双拳,一躬到地,诚心诚意地向翁偶虹施了一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周的一、三、五夜间十一时以后,金少山都把翁偶虹接到自己家里,乘着夜深人静,谈史说戏,揣摩剧本和唱腔。然而遗憾的是,世事多变,机会总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直到拖到1948年,金少山突然逝世于北京。十一年间,《钟馗传》始终也未能得到排演的机会,与京剧舞台失之交臂,成为京剧艺术的一大恨事。

    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

    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进了《北京晚报》,不久就去编“五色土”副刊,在这里,我认识了翁偶虹先生。最初只知道他是《红灯记》的作者。我对京剧所知有限,特别是老戏,没听过几出。但《红灯记》却并不陌生,“文革”中我所在的那家工厂,有过一个庞大的京剧团,可以演全本的《红灯记》。刚进厂那段时间,我还在剧中串演过日本兵和游击队员。我们班组的马师傅,是从专业戏校下放来的,她唱李铁梅,很像刘长瑜。她很大方,那时我们都十六七岁,贪觉,上夜班特爱犯困,班长就让她给我们唱一段儿,提提神。后来见了翁先生,我还和他提起过。我曾在心里想像能写《红灯记》的作家是个什么样儿,见了面,还是让我很吃惊。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是一位留着长长的胡须,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者。我去他家约稿,有时是写好的。有时没有写好,他总是先泡一杯茶给我,然后去里屋现写。我则一边喝茶,一边欣赏他养的鸟儿,养的花儿。时间不长,文章写好了,还要再坐一会儿,聊几句,然后才告辞。慢慢地,对翁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他从年轻时代就喜欢养花、养鸟,无论多忙,他都是“半日工作制”,剩下的时间就用来伺候鸟,伺候花。在翁先生那里,有时还能遇到的,一个是过士行,一个是徐城北。他们二位并非要请翁先生写文章,他们是找翁先生聊天的。翁先生说,他们是想从我这里淘换了东西,然后自己写。后来老过写《鸟人》,恐怕就从翁先生那里得到过灵感。

    翁先生是我们“五色土”副刊的老作者,经常写一些戏剧评论给我们发表,有时也写一些回忆梨园往事的文章。他的旧体诗写得很有点意思,常常是应年轻演员之请,赞扬他们在舞台上的风采。那时的他,已经从中国京剧院退休,不再编写剧本了,而各式各样的长文短章,却经常见于各地的报刊。内容也不全是写梨园行儿的,有时也写北京的风土民情、市井文化、乡土艺术、节令趣闻。他是老北京,土生土长,在他的笔下,北京的许多玩意儿如数家珍一般,奉于读者面前,给人一种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江青曾把翁先生称之为“旧式文人”。其实,“旧式文人”有时要比新式文人更有趣味。翁先生就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欢京剧,连带着喜欢一切和京剧有关的东西。脸谱就不说了,他写《我的编剧生涯》,其中有一章专门写到陪高庆奎先生逛隆福寺庙会,真正是声情并茂,五彩缤纷。那天他们走了四个摊子,一个是“鬃人儿”,老北京又叫“铜茶盘子小戏出”,就是把这种“鬃人儿”放在铜茶盘内,以棍击盘,利用铜盘的颤力,使盘子里的鬃人团团乱转,仿佛舞台上的活人大戏。第二个是“影戏人”,也就是皮影,它的奇特之处,是逼真肖像,行家一眼就能认出姓什名谁。高庆奎当时就特别兴奋地指着说,这是老谭(谭鑫培),这是大头(汪桂芬),这是我的老师老乡亲(孙菊仙)。第三个就是“面人汤”,这些手艺人,可谓妙手生花,不仅能捏一般的人物,还能现场写生。翁先生当时就曾摆出了身段,请他们照此制作。高庆奎在当时名气大得很,他能到场,面人汤的师傅觉得很难得,特意提出要请高先生摆一下《战长沙》里关羽和黄忠的身段。结果,不到两碗茶的工夫,酷似本人的面人就送到了高庆奎的手里,把他惊得目瞪口呆。最后一家是托偶人儿(即杖头木偶),虽然抱怨着“三块钱一个,比一袋白面还贵”,翁先生还是出八块钱买了一出《连环套》,窦尔墩是金秀山的脸谱,天霸像俞菊笙,朱光祖则像王长林。临走的时候,老板还饶了一份“王小打老虎”和一份“猪八戒背媳妇”。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