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维康: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2014年10月27日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李维康近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 推动文艺事业大繁荣”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李老师,您好。特别想问您,首先,您作为72位文艺工作者代表之一参加了此次习总书记召集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好像是往年这样规格的座谈会很少,甚至是没有,您是怎样的心情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呢?
李维康:首先,我能够有资格参加这个会,确实是极大的荣幸。我觉得对自己也是一个鞭策,责任更重了。最近采访也很多,我觉得应该好好地学习,才能够深刻地领会。另一个,我觉得确实是,通过近几年深入地改革开放,现在物质是极大丰富了,但是觉得社会上的风气、人们的素质,好像和国家富强不太成正比,所以大家都特别渴望能够有这么一个文艺界的中央首长的讲话。这时候我觉得习主席的讲话确实像及时雨,也是如浴春风,听了以后感觉有点希望了,听了他的讲话以后觉得挺有希望了,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整个国家的政治水平,中国精神,有希望。但是也比较艰难了,需要大家一块儿去干。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说这样的高规格的座谈会,对文艺界而言比较罕见。您认为习总书记如此重视文艺工作,原因是什么?
李维康:我们国家确实是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确实是富了,物质上确实是极大丰富,而且已经列在世界第二位了。我们现在国家是有钱了,生活普遍真的是提高了,大家都心中有数。但是就觉得现在确实是精神上不够振奋,不够作为泱泱大国国民的精神状态。所以,我觉得文艺确实有责任,而且主席讲文艺应该是一个号角,它肩负的任务就是实现中国梦或者改变社会风气,应该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过去这方面确实不是特别的够,好像有一个时期,因为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觉得为经济第一位,确实只为钱的话,这里有很多弊病。习主席也讲了,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被它牵着走,这确实是问题。我们生活是要改善,但最重要的是作为文艺工作者,尤其这次又提了,应该是灵魂的工程师。过去多少年不讲这个了,我觉得像习主席又重新提文艺的作用,确实需要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深思。作为我们京剧来说,现在是正逢其时。改革开放以后,向国外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但是最重要的说,中国想一想,我们也先进,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史,我们五千年历史,积留下来的东西太深厚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祖先的思想、精神哺育下长大的。如果把这些东西再好好的、重新的回忆,来好好的学习、挖掘,我觉得还是有希望。
主持人:从外观看,场景,演员的衣着,包括唱词,多少文化大家,在里面蕴含着非常有意境的诗句,手眼身法步,每个都是需要咱们现在的人细细去品味琢磨的。但是现在人好像没有那么多时间,比较希望快节奏地去看一些比较商业的东西,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去看这些。
李维康:我们要回归一下,比如说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都是一样的。现在物质食粮我们要色香味俱全,或者我吃了北京的菜还想吃湘菜,还想吃淮扬菜,要全面,广泛吸收。同时现在又有快餐,全世界各地的饮食。人的营养需要全面,但是它的本国国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更应该适合我们今天中国人的需要,就是说我们的文艺,我觉得也是特别需要中华文化的滋养。
主持人:这次座谈会,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二字,他指出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等等,72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实也有很多是人民。您怎么理解当下习总书记提到的“人民”?
李维康:毛主席的讲话今年是72周年,我就这样想,习主席讲的,完全和毛主席讲的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强调是“为人民演出,是人民的需要”。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非常丰富了。也就是劳动者更广泛了。过去讲工农兵,为这个服务。现在我们建国60多周年了,现在主要的矛盾是我们要建设我们的社会,叫全体人民,人民的意义更广泛了。所以,我们服务的对象更多了,更广了,甚至连世界人民,我们都要为他们去服务了。所以,这个“人民”的范围更大了,我觉得是这样。过去也讲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现在仍然是这样。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现在我们不止是工农兵了,叫工农商学兵,甚至365行,各个行业都是我们的观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也为我们在做着为我们的工作,我们也要为他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