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游福州老街

2013年08月19日

    福州是福建省会,方言、风俗都与闽南的厦门、泉州不同,市内有不少值得游览的地方。其中包括在 2009 年完成重建的老街「三坊七巷」,国际连锁店以「古装扮相」进驻,而旁边有着名文学家冰心故居,可谓古今相辉映。

    千年历史 三坊七巷修旧如旧

  福州在战国时代属越国,晋代「衣冠南渡」,唐代「十八姓从王」,使福州渐渐成为福建省会,「榕城」(因市内多榕树而得名)悠久歷史可见一斑。邓小平一句:「发展就是硬道理。」中国人像被催眠般去旧迎新,城市中能倖存的老城区已不多。幸而,福州现在仍留下一片老街区,就是当地人所称的「三坊七巷」。从半空观看,三坊七巷古老的坊巷格局及黛瓦屋仍被保留,与周围的现代建筑似乎有点格格不入。这个从晋代开始发展,形成于隋唐五代,明清时鼎盛的古街,乘着近年保护的风潮而得以保留,并在 2009 年完成重修,成为福州一个「新」的购物、消闲景点。

  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 10 条坊巷的总称,「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往游老街,一般都会在南后街牌坊下车,然后逛街。按照国内「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三坊七巷重修后依旧古色古香,牌坊后新建一座两层廊楼,让游人可坐下休憩,炎夏时更会喷洒水雾,降低暑热。

    南后街 国际品牌「古装相」

    南后街是古老的商业街,自古已是商店林立。只不过,重修以后,麦当劳、星巴克和屈臣氏等外来连销店都进驻木楼房下的舖位,但当局规定他们要弃用原来色彩缤纷的商标,而改用木色或黑底金漆招牌,要跟街上的古老调子一致。但逛这条老街,仍不失福州传统风味,因街上云集不少福州传统名店,包括宝锐牛角梳、百饼园、福州茉莉花茶等老字号,都可找到老福州的风味。经过当舖,不妨到现址的美术馆,观赏林则徐、沈葆祯、严復和冰心等当地名人的字画和印章。每当华灯初上,民间艺人齐集小公园里,重现阿爷儿时玩意的面粉公仔、西洋镜、糖胶雕塑等,值得怀旧人士驻足观看。

    衣锦坊 看福建民俗

  从南后街分岔走去,可穿游各坊各巷。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古称通潮巷,因为古时此地水道发达并流经此巷,每日与闽江同潮汐。北宋时,巷中曾出了几位进士与大官,后来就命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还乡之意。巷中有着名的二梅书屋,现在已改建成福建民俗博物馆。二梅书屋始建于明末,现在是福建省规模最大、文物价值最高的明清家具展示馆,内有上千件明清家具、瓷器、摆件和字画等文物。

  其中邓培风在嘉庆十四年(1809 年)仲秋为其家人撰写的鸡翅木框镶黄杨木刻祝寿屏、怡良撰写的一对红底金字大屏风等都是难得的珍品。从书屋的建筑结构,可看出闽派的建筑特色,此屋更在清代率先採用三合土地台,现仍保留。后园的假山及凉亭更是城市里的避世乡。

    一间故居 两位名人

  三坊七巷一带,古今出了不少名人,包括销烟英雄林则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及繙译家严復、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和文学家冰心等。在街巷旁边,就是林觉民及冰心的故居。这幢大宅是传统的福州民宅,中轴建筑外,左右两旁还有一些自成院落的房屋,院落各自有水井;北院横亘着一列双层楼房,西院有花园。林觉民与冰心非亲非故,为何住在同一屋檐下?原来因为林觉民在广州黄花岗慷慨就义后,他的家属就把大宅卖给冰心的父亲,冰心年幼就在这幢大宅度过两年。

  故居展示了林觉民轰轰烈烈的革命故事,他在离家就义前,秉烛向怀孕的爱妻写下《与妻书》,然后到广州起义,血荐轩辕。他成仁后,妻子为他诞下儿子,却因为悲伤过度而随夫而逝。听过这个故事,再读展示墙上的《与妻书》,眼泪不禁流下。

  看完烈士事迹,转入南花厅,便是依冰心回忆而回復原貌的「紫藤书室」,书室两侧柱子上悬挂楹联:「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正正暗示冰心的聪慧天资,亦反映福州的楹联文化。为了发扬大爱,冰心毕生从文,路走得对不对,见人见智;但两位名人分享了同一间故居,创作了两个不同故事,却是历史的偶然。(来源:U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