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贵州万峰林
2013年11月25日
爱好摄影多年,为了一帧精美的摄影作品,经常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去拍摄,与市里的影友到了不少的地方,拍了不少的风光“片片”,结果是往往是收获少遗憾多,但还是乐此不疲。
今年五一期间利用假期与摄友一同到黔桂交界的万峰林摄影,也是收获少遗憾多,万峰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地貌令人叹为观止,
万峰林位于贵州兴义市东南约20公里,东面与广西接壤,红水河支流南盘江成为两省区的分界线。万峰林位河的西面,连绵200公里,宽几十公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峦拥簇,重重叠叠,构成气势磅礴、雄伟秀丽的立体画卷。万峰林分东、西万峰林,主要景点集中在西万峰林。在西万峰林里有上下纳依村,一条蜿蜒曲折小河穿流而过,形成峰林、村庄、小溪、田园和谐美丽的景色。
我们经过乘车一天奔波大约于下午6时多到达万峰林,刚到立刻被那“夕阳斜下峰林影”、“小溪环村景色新”给镇住了,大家赶紧下车各自一阵狂拍,“斜阳西下”、“晚归”、“柳影峰晚”、“故乡小溪”等所谓作品名称也随之从脑海里蹦出。天色很快暗下来,带着遗憾无奈心情离开。
第二天5点一刻不到我们就起个大早,赶往万峰林想拍日出,早餐也是在路边小摊贩2块钱当地特色“米团饭”填饱,到景区大门一看:傻了!大门未开,要到8点钟才开大门。
望着徐徐初升的太阳,最佳的摄影时间即将逝去,我们心急如焚,火烧火燎,不知所措。
突然间,看到当地一些早起锻炼者从大门边一条缝隙进入景区晨练了,灵机一动跟了进去,还赶紧招呼几位影友一同进来,跟着晨练者往山上道路走。
山上观景果然不同,第一个景点如“列阵峰林”。林立的群峰,高不过五、六百米,座座山峰有如威武雄壮列队士兵昂然挺立,有如宝剑凛然出鞘气势逼人,看似桂林山水却又别有神韵,难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溢美之言。
趁“列阵峰林”晨雾未散,我们选角度架机,拍的不亦乐乎。拍完“列阵峰林”的余兴沿着道路往前走近千米,到第二景点“万峰新村”,这是万峰林核心的景点。
弯弯的溪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到过布衣新村访问,村口矗立巨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该村的摄影作品,彰显该村的荣耀。新村呈纳依族特色,统一灰白色小楼房,房子立柱横梁涂红色,配上黑色屋瓦,三色调房屋特别醒目,与房前的小溪,房后的奇峰映衬,一副副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卷跳入眼帘,耳边是同伴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绝于耳,我拍了数幅照片后想想,如果将景点联起来拍接片,不是更显奇山气势?接着就是这么拍,回来PS接片数张果然别有气势:群山环抱小村,田园小溪,配上早晨暮霭,有如若隐若现奇境的感觉。
继续往前来到“八卦田”,一遍开阔田地上形成一个类似“八卦”阴阳状圆分明的图案居于中央,背后是峰林背景衬托,小村落点缀其间,大自然的奇特,令人无限的遐想,此时,你还有更生动的言语表达,赞美?闲话少说,只能用镜头,感受拍下令人陶醉的美景。抱着“宁滥勿缺”心态多拍少遗憾的感觉,毕竟数码时代,不用像胶片时代斤斤计较不敢多拍。
拍完了三个著名景点,再往前面远处眺望,看不出有更好的景色。与当地晨运人交谈得知,道路往前就要弯下山进入出口。出景区就是下到我们在山上看到的三个景点的田园和村庄。
我们大家商量,与其走3公里的路,花费不了时间不如再往回走,沿途继续补拍,通知在后面同伴的再往回,节省门票费用。然而,当我们往回走时,却见他们几个人坐旅游观光车朝我们招招手一晃过去了。我们边走边拍满载收获从景区大门出来了。当他们回来时,我们问他们坐旅游观光车好吗?他们说只是坐车走了一圈,没能拍多少,还不如在路上拍多。
离开已是中午。万峰林,我们见识了,不愧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峰林”。我们尽管来的不是最佳时机,拍摄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但不枉此行,因为你的神秘面纱、多姿倩影已经定格在我们的影像中,成为永恒的记忆——也许以后我还会再来。(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苏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