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东阳江沙扒湾食海鲜冲海浪
2013年12月02日
之前,常听朋友介绍,沙扒湾是中国的“马尔代夫”。那里海蓝、沙白,是个清幽恬静的海滩,最佳戏水游玩之地。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夕,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笔者相约弟妹们参加旅游团从广州出发,经过四个小时汽车的颠簸煎熬,好不容易抵达目的地一一沙扒湾。
沙扒湾,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的沙扒镇,它头枕风光旖旎的北仔岭,面朝碧波荡漾的浩瀚南海。拥有沙扒海滨、月亮湾、青州岛及白额岭等游览景点。
如果说沙扒湾是个游览福地,那月亮湾就是个戏水洞天了。
月亮湾,距离沙扒镇约五公里远程,全长七公里左右的黄金沙滩线不断延伸,波缓水清,形成了一轮金月状的海滩,故而得名。近看岸边緑林翠黛,海面波光粼粼;远望海天一色,更有周边岛屿点缀,是个理想的天然浴场。这里的沙如玉,水如带,环境恬静,少有污染,基本基于原生态。与中国AAAA级著名旅游景点阳江海陵闸波大角湾有“姊妹湾”之美称。
笔者自小生活于城市,素来向往着大海的壮阔波澜。以往因职业需要四处流动演出,也曾有不少机会到过海滩,可终究都是当匆匆过客角色,无以尽兴。人说与自己家人出游是最开心的,此言不假。因为与家人一起,有着一种共同语言,又有共同爱好,更有共欢同乐之兴趣。也许这就是人说的血脉亲情吧!
那天到月亮湾,恰逢“天兔”台风肆虐后期,余威尚未了。海面上也一改平时那温纯、恬静的淑女姿态,不时还会毫不留情地掀起二三米高的浪涛,铺天盖地朝游泳者打过来,不仅使大家难以招架,更是饱尝了不少苦涩咸水。可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被汹涌的海浪不断反复“折磨”,任其把我们时而抛半空中,时而又冲到滩头上,狼狈万状之余又倍觉开心愉快。看到已介花甲的弟妹们同样玩得忘乎所以,小孩似的乐此不疲,我这个老哥也甚感欢慰。
夜幕降临,沙扒湾是个灯光如昼、人沸浪腾的不夜湾。早已潮退的海滩上聚集不少人群,其中大多是拖儿带女的外地游客。这边点放孔明灯的,燃放烟花的,那边骑三人单车,抛彩圈,欢笑声,叫卖声,招揽声彼起此伏,仿若奏起一首首安定祥和的欢快乐章。
沙扒镇物产丰富,是个天然的海鲜王国,餐厅,酒楼,食肆林立,上档次的也不在少数。但游客还是当选大排档较为理想,不单价格合理,且饮食卫生也有保证,烹调手艺也极合老广口味。沙扒湾的海产品尤以生猛海鲜为主,鱼、虾、蟹、贝、藻类一应俱全,龙虾、对虾、九节虾、鲳鱼、马鮫、石斑、海参应有尽有。其中最具特色菜有:生地蟹肉湯、杞子当归煲花甲、虾酱蒸花腩、油泡鲜魷、北芪炖腾鳝……数不胜数。而且现捕现卖,原汁原味,以清蒸为主,比内地海产市场便宜不少。三个字总结为:平、靓、正。除海鲜外,还有别具风味的泥烩鸡,内地人俗称“乞儿鸡”。其味美色鲜,嫩滑可口,鸡未上席,先让人垂涎欲滴,继而大动手指。
另外还有两道很特别的汤和饭,当地有“未尝过鳝肚汤、海胆饭的,不算到过沙扒湾”之说。前者是用鳝肚丶小蚝丶虾仁做成的汤品,其味道鲜美,也极富口感。听渔民讲,鳝肚滋補,是有益身心的食材,妇孺皆宜。而后者乃是味美可囗的海胆饭,虽价格偏高,可极受青睐。
我们靠倚在海滩畔食肆的椅子上,品尝着美味海鲜,乐聚着兄妹天伦,感受着略带微腥轻拂的海风,眺望着海面上缓缓西沉的金轮,啊!这真是人间之美呀。(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罗国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