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异域风情 天竺印象

2013年12月09日

    对印度的认知来自儿时电影记忆,大眼睛美女,吹笛玩蛇的老人,靓丽的纱丽,还有大名鼎鼎的泰姬陵。幻想这个国家有怎样的古老和悠远,那些神秘的瑜伽、古老的城堡,沧桑而沉重的画面一遍一遍在脑海中闪回,带着欲罢不能的好奇心,来到了印度。

    凌晨,飞机徐徐降落在新德里机场,迎面扑来略带闷热的风,周围黑乎乎,坐车直奔预订好的旅馆,大家晕晕睡去。

    第二天走出旅馆的大门,就再无法把德里和首都联系起来。

    如果要形容印度,我想“脏乱差吵”最为贴切。糟糕的交通,满街的小贩行人,人声鼎沸、喇叭争鸣,狭窄的街道、破旧的商店、七零八落的广告牌、黑乎乎的小食摊、衣衫褴褛的人群、倒塌的墙垣,满地的垃圾,扬起的灰尘,还有一滩滩的尿渍,整个城市迷漫着令人窒息的臭味,随处可见席地而睡的流浪汉和流浪牛。我走过的地方中,还不曾见过这般景况。搭了一种叫“嘟嘟车”的三轮摩托车,游走在各景点之间,体会了印度国民的日常生活。

    印度女人眼睛很大,大多穿着艳丽的纱丽和百搭的拖鞋。满街的印度音乐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去大街小巷寻找她的历史。在库特卜、红堡、胡马雍陵、贾玛清真寺、泰姬陵……来到它面前的时候,不能不被这古老国度的伟大文明而感动,无法不感叹折服。瓦拉纳西、斋普尔、阿格拉三个城市构成北印旅行的黄金三角,鼎足而立,也是我此次旅游的路线。

    为了能深度体验一把著名的印度火车,晚上我们坐火车前往瓦拉纳西。站台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传说中的一幕:一列火车正驶出站台,车门打开着,有一位阿三哥带着行李箱跳上了火车,10秒钟后又跳下来,可能他上错了车,直到驶出站台,车门一直没有关。阿三哥的动作轻巧灵活,如行云流水,我们都惊呆了。

    浴城瓦拉纳西

    到达瓦拉纳西那一天是我国传统的大年三十。入住后,我们便奔向恒河。

    瓦拉纳西是个“圣城”,汇集多种宗教。以印度教为主的信徒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朝圣、沐浴、祷告。在世人眼中,瓦那纳西拥有耀眼、神秘而又迷人的色彩。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在印度人民心中地位举足轻重,被赋予神奇功效。可以洗净人们前世今生的罪孽。于是每天有无数印度人从四面八方奔赴瓦拉纳西沐浴。

    夜幕降临,我们坐在码头石阶上观看祭祀。祭祀典礼是印度人生活中的大事,每晚都要进行,是对恒河的祷告仪式。以恒河做背景,灯光音响、舞美造型、服装道具都俱臻一流,由专职祭祀的婆罗门帅哥主持。婆罗门处于印度流传下来的种姓制度的顶层,专司祭祀,血统纯正,家底殷实,并且具备主持夜祭资格的都是从瓦拉纳西大学层层选拔出来的高才生,真正的高富帅。表演结束后,我们放河灯祈福。

    年初一起了个大早,泛舟恒河围观晨浴。数万国民在一起神情自若地洗澡,真是一幅罕见的画面。只见沐浴者在水中念念有词,虔诚的祈祷,再把河水从头淋到脚。清晨的恒河水很冷,只见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因为寒冷边哭边往岸上躲,却被家长牢牢按入水中,不断用河水浇洗着。恒河自北向南流经瓦拉纳西,在瓦那纳西向东微微转弯,形成一条很美的弧线。

    印度人民在恒河里洗澡、刷牙、洗衣服,他们相信,这河水会让他们洗洗更健康。洗完后,他们取出一个容器,灌满恒河水,带回千里之外的家乡。因为他们相信这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爱城阿格拉

    阿格拉,因为“泰姬陵”而闻名全球。我奔赴这座小城,想看看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抑或感受那伟大的爱情力量。泰姬陵是沙杰汗为纪念亡妻而建,他是一个为爱痴狂的男人。两万工匠花费了22年修建了一座世间最美丽的陵墓。站在泰姬陵前欣赏着它的低调奢华,感动着别人的感动。整座陵墓用白色大理石修建,雕刻上花纹图案,并用宝石珍珠玛瑙拼出古兰经和很多图案,走进陵墓正门,正中安放的就是国王与泰姬的两具石棺。他们死后终于依偎在一起,不离不弃。

    距泰姬陵约15公里,是位于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的阿格拉堡,城堡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沙贾汗被儿子软禁在这里八年,多情的帝王日日夜夜透过窗棂凝望着泰姬陵。巨大的城墙,宽大的草坪,雕花的长廓。如果没有亲自来过,你无从体会那些过往的奢华与璀璨。

    粉城斋普尔

    斋普尔城内的房子因为当年迎接英格兰王子光临而刷成粉红色,粉城之名也实至名归。琥珀堡是这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通体采用黄色石料,在晨曦或日暮之时,反射出琥珀色的光泽,名字因此而来。最特别的是镜厅,这是寝宫,用无数细碎的彩色宝石和玻璃镜片装饰成各种图案,从这里走过会看到墙面上反射出无数个自己,奢华炫目。

    粉城也是购物的天堂,特别能让女人“沦陷”,纺织品、手镯、银饰品、手工鞋,看得人眼花瞭乱,我们当然不失时机,大肆采购。

    印度男人特别爱拍照,只要看到有镜头就摆POSE,有时我只是想拍个单人相,却有无数热情的阿三哥前来当背景。

    一路上都没有看到神奇的玩蛇人,颇为遗憾,只带着一件绿色纱丽和一对绿孔雀耳环,关上了印度之行的大门,离开这片让人爱恨交加的土地。(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骆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