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福建客家土楼 世界建筑的奇葩

2013年12月30日

    前不久,我与内子参加了由香港西葵涌小区办事处主办的旅行团,往福建永定县参观客家土楼。

    行程分两天完成,首日上午十时在深圳湾口岸开车,经惠州到河源,历三个半小时,远眺了新丰江水电站124米高的大坝,据说它是世界上第一座能经受六级地震考验的大坝。

    次日是重阳节,上午九时开车,经过福建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又远眺了华侨胡文虎的世界上第三座虎豹别墅(第一座在香港,1935年建造;第二座在新加坡,1937年建造;第三座在福建永定县,1945年开建,1994年建成)。

    据导游介绍,福建土楼是指福建西南独有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墙内每10公分厚布满竹板式木条作墙筋,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二合一的大型楼房。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总数约有三千座。许多土楼的住户是客家人。

    下午13时到达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洪坑土楼群,它有土楼四十多座。受时间所限,我们只参观了振成楼、庆云楼、庆成楼、玉成楼。

    振成楼由为烟草商林氏家族后裔、洪坑林鸿超兄弟建于1912年,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它是八卦形同心两环圆形的土楼,占地5000平方米,建造成辐射状八等分,每等分称为一卦,每卦六间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设防火墙,万一失火,只能烧一卦,不会蔓延。每卦之间设有男女浴室和猪舍。具有卦门开即连成一体,卦门闭则自成小单元。外环土木结构,直径57.2米,分四层,高16米,每层有46开间,共184间房,对称分布四套上下楼梯;外环走马廊铺上地砖、铸铁花式栏杆。内环高两层,共32间房,左右两部楼梯。

    振成楼内院祖堂,方形平面,中式尖屋顶,前有四根希腊式立柱,柱间西洋花瓶栏杆。全楼的设施布局中西合璧,既有苏州园林的风格,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圆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才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

    振成楼地下建有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村里商店以售卖旅游产品为主,也有餐室和厨房,这些设施布满了振成楼的底层。

    全楼设有三道大门,为八卦图中的天地人三才布局,大门门板厚20cm,配用0.5cm厚的钢板加固,门内墙中埋有30cm方型门闩。大门一关,门闩一栓,楼内固若金汤。

    圆型土楼有抗地震功能,据永定县志记载,1940年农历正月初六日,县内发生强烈地震,倒塌不少方型土楼,而所有圆型土楼却安然无恙。

    方楼在土楼中最多,庆云楼、庆成楼、玉成楼都是方楼。方楼的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它建筑物。扩建的规格通常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这些相同建造样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达六层楼。最后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方楼。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是远眺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最普通的圆楼直径大约为五十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罗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