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银杏桂林海洋乡
2014年01月20日
早就闻说桂林有个叫海洋乡的地方,每到深秋初冬时节,万株银杏叶子会转青为黄,在灿烂的阳光下伴着北风,会金叶满天飞,金玉铺满地。特别是在夕阳下,在金黄间会散发出秋姑的靓丽……一种莫名的躁动,鼓动着我们去三百多公里之外的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寻梦!
2013年12月4日,我们一行七人一车,每人都携着长枪短炮,驱车从梧州出发,从高速路往桂林开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高速,再经过一个多小时乡村道的颠簸,途经大墟古镇,终于在上午11时多来到了海洋乡。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这山、这水间,还有着这片金色的“海洋”。这片海洋乡坐落在桂林东南部群山巍峨的海洋山之中,距桂林市40多公里,距梧州300多公里。虽然只是个小村庄,却有银杏树上百万株,大大小小遍布于山头、路边、田园、村舍和溪流旁,林区面积约有4平方公里,其中有50多万株年代久远的银杏树,百年以上的便有1.7万余株,最古老的一株“白果王”树已有500多年历史,高达30米,树干需6人合抱。这里是世界上人均占有银杏最多的地方,因此就成了“活化石”银杏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乡”。
进入银杏资源相对集中的大桐木村要买门票,每人5元。不过,在这众多的银杏树中,最出名的“白果王”就在这大桐木村里。
这天天气实在太好了!走进大桐木村,举目看去,只见初冬下午灿烂的阳光,正把树上的银杏叶渲染成金黄的一片片,好大一片银杏林呀!而树下,亲吻大地的银杏叶儿正忙着散发着金黄的美丽呢!无怪乎人们称这里是“摄影的天堂”。
大桐木村里,有清同治年间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的拴马桩,村后有民国兴建的西式门楼的私塾学堂,村中有清嘉庆年间始建的古井和保存较好的古民居。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有的在自家屋边摆个小食摊,有的出售一些自家土特产。不招徕、不叫卖、宁静、祥和。几家农家乐家庭饭馆,则让游客犹如在自家家里过日子,静静的品味这银杏的芳香。
这天虽不是双休日,但也游人众多。银杏树下,红男绿女携手,老人小孩漫步。游人们架起了相机,把这阳光下的金叶童话世界,尽收镜内。但见满地散金碎玉,在蓝天、青山、农舍的陪衬下,和着树下的村老、林中嬉戏的乡童,构成一幅醉人的乡野图。
据说,海洋乡的得名,是因为冰川时期这里本是一片海洋。而眼下,却是这银杏树的海洋。她以金黄的美丽,让人向往,让人遐想……
我们手拿相机,漫步在这金黄的乡村里,不断地寻找着让人激动的奇景。少女们红红的脸庞,和着金黄色的银杏叶儿的反光,更显得其婀娜多姿。一对对拍婚纱的情侣,在这童话的世界里,让金黄的银杏树作出历史的见证。村里的池塘,闪烁着村舍和银杏树美丽的倒影。我们兴奋、欣喜、取景、对焦、按快门……把这美好的一切摄入镜头。
下午四时多,我们一行移步到了村外。在村外,却是另有一番景色。只见田里到处种植着一排排的葡萄树,有的村民在路边出售新鲜的成串的葡萄。我们来到一座小山下的一片金黄的银杏树下,一个年少的放牛娃在悠闲地放着一大二小的三头牛。银杏树下的草地,就是它们的粮仓。阳光透过银杏叶照在牛背上,多美丽的乡村牧牛图呀!我们立即把镜头对准黄牛狂拍了一通。
下午五时多,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别了,美丽的村庄;别了,金黄的银杏树;别了,让人魂牵梦绕的海洋!(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杨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