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侗乡印象
2014年02月10日
冬日,重游桂北侗乡三江。这里,土山遍布,天蓝水净,风雨桥。鼓楼,木楼众多。全县约有216座风雨桥,鼓楼约有62座,著名的有程阳桥、岜团桥、马胖鼓楼。
三江县城分老城、新城。一条浔江南北贯穿城中。河西老街,仍有侗族木板吊脚楼,古色古香,木板楼为干栏式,黑瓦,两层,典型侗族建筑特色;河东新区,全新建筑,有世界最大的鼓楼(高42米),最大的圆形五层侗城(高24米)和最长的风雨桥(398米)。
三江县有建于程阳寨的风雨桥,古色古香。三江县约有216座大小风雨桥,程阳风雨桥是代表作。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在山岭的长期生产活动中,为方便过河涉溪,遮风挡雨而建。这种风雨桥,一般分为全木武亭廊结构。不用一颗钉,全用榫头铆接。其分两层,有栏杆、亭阁,方便来往百姓于此休息。后来,风雨桥成为侗民于此谈天说地、迎娶嫁女、议事之地。程阳桥全长百余米,5个石墩,呈犁铧状,易分洪水,桥上为木板,不用一钉,全用榫头铆接,历经岁月。工匠施工时没有图纸,用传统的自制的木尺,丈量尺寸,对号入座。风雨桥以它的浓郁侗族建筑特色、高超技术引人入胜。
三江有著名的侗族村寨程阳侗寨,形同八卦图。整个村寨方圆12.5平方公里,由8个自然屯组成,故称程阳八寨,有程阳桥、合龙桥、普休桥、万寿桥、水车群、典型地侗族吊脚楼和神奇的鼓楼。其独特在于8个寨坐落在一个12.5平方公里盆地中,呈一个巨大的八卦图状,地形是一个半封闭的山岭河谷中,东、西、北三面环山(高约两三百米),南面为出入的程阳桥,河流阻隔,易守难攻。前人根据风水学,按照八卦图状而建有八个村屯,组成一个大寨子,久而久之,形成宽约几平方公里的侗寨。程阳桥和程阳寨可谓是双珠碧连,相互辉映。侗楼为二层,一楼存放牲畜,二楼住人,也有吊脚楼,在土地斜坡上立二根大木柱,平铺木板,建成木板房。透风透气,与苗楼有相同之处。寨中建有鼓楼,过年过节侗族人都聚集鼓楼下,唱歌跳舞,上刀山、下火海,走火塘,已成习俗。
三江有丹州老城,是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也是一座岛城。在三江县城南50公里的融江丹州岛上,四面环水,竹林密布,岛上有民国时期的丹州书院、明代北门楼、闽粤会馆。岭南风格,仍存旧风。
独峒高定村有典型地侗族木板吊脚楼,密布的侗楼,散落着鼓楼,如同走在一个侗家世界,气势恢宏。侗楼的特色是造型美观,浓郁的岭南侗乡建族特色,黑瓦木楼,古色古香,连于此中,人在山水画中,美不胜收。
著名的侗族多耶节每年国庆期间举办,有斗牛、抢花炮、打南瓜仗、送新娘、民族风情大游行、“婚更”选美,侗族歌舞剧展演、百家宴、捶糍粑、芦笙踩堂、捕鱼、行歌坐夜、侗族“讲款’等三江侗乡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和歌舞表演,以及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将侗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江县境内是原生态山岭,树林是干净的,天空是湛蓝的,水是透明干净的,山山岭岭都是原生态型山岭。无疑,对于来此旅游的人们,是很好的一处旅游览胜之地。(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岑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