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的神秘遗址
2014年03月24日
朋友说,到了汕头市,不到南澳岛,你是会后悔的。
我去了。这真是一座美丽的岛!
南澳岛坐落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距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仅11.8海里,东距台湾高雄160 海里,北距厦门97 海里,西南距香港180 海里,处在这三大港口城市的中心点。
岛上生长着1400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且很多野生动物栖息在此。主岛附近有一个鸟岛,是候鸟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大小港湾66处,可开发渔场5万平方公里。
我们游览了许多美丽景点,看了当年众将相抗元扶持年仅9岁的宋帝,战退到南澳岛的遗址;看了郑成功总兵府遗址,那里有一棵大榕树,13个人伸手才把它合围。这些遗址都使人缅怀千古壮烈的事迹。
但我更喜欢令人产生遐想的宋井和金银岛两处神秘的遗址。
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宋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弟弟7岁广王赵昺。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
这三口宋井神奇之处,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突然有时潮退又会显露出来。现在看到的这口是马井。怕它再被沙子掩盖,近年在井的周围修了井栏。龙井和虎井什么时候能被发现,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还有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
就在海边沙滩上的一口井,水是甘甜的。井边有人打一小盅井水上来,我小尝一口,果然是甘甜的水。这就令人对这口远古的井猜想,也会产生许多动人的故事。
另一处神秘的遗址是金银岛。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闽粤沿海出了一个大海盗吴平。他是福建省诏安县梅岭人,此人身材矮小,却机智灵活,出没于南澳岛与金门岛一带,势力达台湾和东南亚。传说他善于潜水,能从南澳潜泳到七八公里远的海山岛。后来他看中了南澳岛,在此安营扎寨。在海上掠夺来往商船,得到许多珍宝财富。
明朝皇帝委派潮州总兵俞大猷清剿,俞大猷遂率兵3万围攻南澳。吴平凭借土堡木城,水寨掩护,负隅抵抗,官兵进剿三个月,折兵损将,未能获胜。朝廷再下令浙江总兵戚继光前往助战。戚继光与俞大猷联络后,遂派兵从正面强攻,自己亲率三千精兵,偃旗息鼓,披荆斩棘,取道山后。部署完毕,铳炮齐发,前后夹攻,吴平惊慌,弃寨而逃,海匪被杀被俘达3000人,官军大获全胜。
当时吴平见大势已去,惦念十多年来掠夺的财宝,遂与妹妹将金银财宝分装成十八罐,用小船运到现称金银岛的小岛,拟掩藏后由海上逃跑,来日有机会再来挖出。到达小岛后官军追赶喊杀声四起,也许吴平考虑到如妹妹被官军俘获会造成不良后果,遂将妹妹杀死,只身埋藏好十八罐金银财宝后,由海路潜水逃跑。
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五月,戚继光部将傅应嘉,探得吴平已逃至海南岛,又集结几千人马再次征讨。此次战役吴平又战败,后投海自尽。吴平已死,金银岛藏金埋银十八罐之事也就无人知晓了。
吴平死后所埋金银迄今还没有人找到。金银藏在哪里?当地流传有一句谚语:“潮涨淹唔着,潮退淹三尺”。这句话潮州话的意思是:涨潮的时候水浸不到,潮退了倒被水淹三尺。有人推测,这该是有淡水的地方。岛上哪有淡水来淹?所以金银财宝埋藏在哪里,仍然是个千古之谜。
这处藏宝的地方就叫金银岛,多少来客都想寻觅到这动人的宝藏,但唯一看到的,是岛上那尊吴平妹妹的石雕像,她一手拿剑,一手托住一只元宝,正在守护着这神秘的财宝。
神秘的古迹令游客充满神奇的猜想。(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