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011年05月31日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大诗人李白应友人邀请,游历九华山,他远眺九峰状于莲花,便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以后“九子山”更名为“九华山”,一直应用至今。自李白之后,文人骚客纷至踏来,唐代刘禹锡赞誉九华山为“江南第一山”;宋代王安石赞曰“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这里是地藏王菩萨道场。同样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由九十九座山峰及众多的溪流、瀑布、幽洞、奇松、怪石构成,主峰1342米。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所以这里又称“莲花佛国”。九华山重峦叠嶂,以山峰和奇石构成的天然佛像,尤其是金地藏初来九华山时,曾在拜经台诵经四十九天,留有一双地藏大脚印,更是一绝。
九华山是国际重要的佛教道场。早在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人“杯渡”来到九华山,兴建寺庙、修行布道,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上九华山的境外僧人,也是九华山佛教的开山祖师;唐代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在寻访名山以后,选择了九华山,在此苦苦修行75年后圆寂(去世),肉身不腐,被后人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遂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其后,僧众云集,寺庙日增,明清以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华山古刹林立,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重点寺庙30座,僧尼1000余人,历代保存下来的佛像1万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