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苍翠锦屏山 古塔势上腾——游广西梧州允升塔

2014年06月06日

    允升塔坐落在梧州市西江南岸的锦屏山上,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郁林刺史恒梧和梧州绅士等购材兴建,又称文笔塔。

    梧州锦屏山,别名火山。在梧州的旧八景中,有一景为“火山夕焰”。其实,“火山无火”,仅因“埋剑吐芒宵烛汉,藏珠流映夜辉山”的诗句而得名。清代《梧州府志》有这样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南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秦末西汉期间,雄踞南方的南越王赵佗兼并三郡,建立了一个“南越国”,当上了南越武王。他常从都城番禺(今广州)来梧州巡视,并封他的族弟弟赵光做苍梧王,在此山建了个越王台。后来,南越国被汉武帝所灭,赵光便把赵佗赠送他的一把宝剑埋于此山中。此剑是春秋战国时代越国的练剑师欧冶子所铸造,是把“龙精剑”,无比锋利,断崖崖自裂,吹发发自断。该剑自从埋进山后,经常在夜间发出光芒,便成了“火山夕焰”的奇观。据《苍梧县志》记载,明代诗人吴淇首先写下一首《咏火山》诗:“梧城临大江,火山踞对岸。传闻赵佗王,埋剑山之畔。”清代诗人王维泰到梧州府任教谕之职时,也写下《火山夕焰》一诗:“越王台畔镇南关,夕焰曾闻出此间。埋剑吐芒宵烛汉,藏珠流影夜辉山……”。

    允升塔屹立于锦屏山上,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塔平面为六角形,通高36米,塔身叠涩出檐。塔檐由砖质三角形4拱叠成7层,并有如意浮雕图。塔的底层以及三至七层正面各开券顶门,二层各面相间开长方形、圆形窗,其余各层相间、上下相错开5个方形窗。塔顶六角攒尖,塔内各层设木楼板和木楼梯直通塔顶。1982年维修,改木楼梯为铁楼梯。塔园里镌刻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关锦屏山(火山)与允升塔民间传说的壁画。

    此塔落成时尚未定名,当年两广总督阮元巡视梧州时为塔题额:一层“秀发梧江”,三层“观文成化”,五层“光射斗牛”,并赋诗曰:“云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岗吉土,从此其兴”。后人遂取其意,定塔名为“允升”。如今门额上仍有阮元题刻的“秀发梧江”、“观文成化”、“光射牛斗”等石匾。 

    登山游览梧州允升塔,那真是一个健身览胜的好去处。从山脚下沿着新修的砖砌小道蜿蜒而上,路边是高大葱郁的松树,沿路开阔处新修了一些树桩型的木塑坐凳,错落有致,愈显秀丽清幽。途中还设有供游客休憩与遮阳避雨的半山亭、观景台。亭园内精心制作的碑刻值得欣赏,也耐人寻味。如一幅“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那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又如一幅“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越过半山亭,拐了个弯,再往上登高,行走约20分钟,就看到路旁小亭中一幅“升”字的石刻,使人似觉大有“势欲上腾”之感。来到山顶,顿觉豁然开朗。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允升塔,虽历经近200年风雨,依然不失古朴巍峨的风韵。塔的周围是一块平地,右边的雕塑场上,可以看到有关允升塔的史料典故;左边则建有一个花池、几张石凳,不少游人在这里谈笑风生。周围绿树成荫,山环水抱,弱柳扶风,莺歌燕舞。放眼远眺,梧州古城的秀丽景色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大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