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游湘桂交界:龙虎关前醉一回

2014年06月17日

    盛花期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桃花、李花、梨花、柿子花、柑橘花、柚子花先后怒放,行走于恭城境内,花香袭人,遍地生香。4月末,花期已过,万木葱茏,桃树、李树、梨树、柿树、柑橘树、柚子树,一个个青涩小果躲躲闪闪在绿油油的叶片间,憋足了劲生长,积攒着秋天枝头的金黄和甜蜜。

  加会街委会的活动中心,桂林市文联文艺惠民辅导班在这里进行。市里来的几个文艺家,给队员们点评示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示范动作,讲解舞台演出如何以身段、手势、眼神抓住观众,将艺术的魅力更好地展现给观众。队员和艺术家的互动,将初夏的这个上午搅动出几分热烈。

  辅导结束,热情的主人邀请大家品尝恭城油茶。热乎乎、香喷喷的油茶,佐以脆香爽口的排散、散发着清香的艾叶粑、柚子粑、萝卜糕等,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几位老艺术家喝得不亦乐乎,赞不绝口。正如桂林米粉离开了桂林很难吃出那份正宗味道一样,在恭城茶乡喝的油茶就是比在桂林市喝的油茶味道要纯正。好客的主人适时斟上本地米酒,于是,油茶、米酒交替着喝,气氛越喝越热烈。本来人到茶乡心就醉,这时,醉意更浓,借着醉意,交谈甚欢。说话不够表达热情,索性唱山歌。受现场氛围感染,加上几碗油茶几杯米酒下肚,我亮开嗓门喊出:“大岭山上桃花开,妹妹花下等哥来,桃花一年开一次……”喊到这里卡了壳,一位老艺术家乘兴接上:“妹妹心花年年开!”一片叫好声中,我们再举杯,心甘情愿在这里醉一回。

  乘着油茶和米酒发酵出来的醉意,去神往已久的龙虎关。龙虎关距离加会不过10分钟车程,以前隶属加会,如今单独成乡。龙虎关是桂林与湖南连通的重要关口,历史上颇有名。两座大山之间,一条公路穿过,不见关城,亦看不出关隘。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我们不能下车寻觅通关古道,只能凭车窗远眺雨幕下的绵延群峰。同行的恭城朋友说,我们已经在湖南境内。据说当年日军从衡阳南下曾到过龙虎关北面,左寻右找不得入关之门。其实,龙虎关的通关道路,就在两山之间,只不过两山相连怀抱得太紧,以至于不熟悉者很难发现两山之间的通道。

  关下就是龙虎街。曾听本地文人绘声绘色描绘过这里家家屋后有吊桥,吊桥下面吊鱼篓,鱼篓里面装活鱼的场景。说龙虎关一大怪,鱼仔吊在河里卖。这般描绘在我脑海里盘旋多年,今日终得一见龙虎街真容。

  顾不得雨正下得急,撑一把伞,我们直奔龙虎渠。渠水流量很大,因为下过雨,渠水不是很清澈,但感觉很清爽。龙虎渠从黄沙河上游筑坝引水,造福于龙虎关前数万亩良田和一方百姓。龙虎街临渠的一排房子,已经显出年头,大约便是鱼仔吊在河里卖的那些房子了。这些房子,顺着山势而建,面对大街一面是店铺,面对龙虎渠虽不是铺面,但都开有中门,上架木板便桥,家家如是。那些便桥俨然连成一体,便桥下面则是吊着的鱼篓,里面装着黄沙河里捕捞上来的鲜鱼。客人需要购买或就地品尝,随时从吊桥下提取则可。如今,房子还在,吊桥依稀,有的吊桥改为不锈钢制作,且吊桥下难得见鱼篓。即便有鱼篓。里面装的也绝不是黄沙河里捕捞上来的鱼。一道独特的风景,正随着时代变迁而渐渐走入人们的记忆之中。

  雨渐停,兴正浓,油茶、米酒继续发酵,醉意渐浓,看远山近街,一切都呈现出一种诗意化的美。

  龙虎关前醉一回,不错,有点意思。(作者:蒋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