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广西梧州宋代钱监遗址——元丰监遗址

2014年07月28日

    在广西梧州市风光秀丽的桂江河畔,有一处宋代钱监遗址——元丰监遗址,它距今已9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目前惟一能够挖掘出土宋代部分年号钱币、有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的钱监遗址,是一处极为重要的金融货币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宋代岭南的冶金水平、铸币技术、钱监管理、货币流通使用以及对研究宋代梧州在全国的城市经济地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宋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军事与科学技术都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都市的繁华、经济的发展、官员及军队的庞大开支促进了铸钱业的发展,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钱币的铸造与流通更是空前绝后。梧州市具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位于浔江、桂江、西江的汇合之处,自古水路四通八达,上通中原及云贵川,下达珠江出海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贸汇集之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接点。 到了宋代,梧州的造船、纺织、酿造、冶金等手工业在当时的两广最为发达,铁器闻名全国,当时桂林通判周去非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就有记载:“铁,梧州产者,在熔则如流水,然以之铸器,则薄几类纸,无穿破。凡器既轻且耐久,诸郡铁工锻铜,得梧铁杂淋之,则为至刚,信天下之美材也。”故北宋年间朝廷以“梧州铜锡易得,令置监开铸(钱币)”。

    梧州钱监从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铸币,至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停铸,历史跨度长达60余年。当时全国设钱监26处,梧州钱监工人将近千人,每年铸钱18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枚),产量居全国第三,成为当时江南六大钱监之一。宋神宗为表彰梧州钱监,在元丰年间赐名梧州钱监为“元丰监”。

    梧州元丰监铸钱作坊所铸造的铜钱有『崇宁重宝』、『熙宁重宝』等10多种,造型优美,制作精细,是我国北宋时期钱币中的精品,体现了宋代梧州的冶炼工艺水平。

    梧州宋代钱监遗址坐落于市区钱鉴路,面积一万多平方米,1965年发现,经广西文物部门发掘,考证了铸钱工场、炼炉、操作坑、贮水池、小水沟及柱子洞等60多处古迹,出土有熔炉和大量的坩锅、陶风管、废钱、废渣,还出土有熙宁、元丰、元祐、元符、崇宁、政和、宣和、绍兴等多个年号的通宝、元宝、重宝铜钱,以及铁器、陶瓷器等600多件,为我国目前惟一能够挖掘出土宋代部分年号钱币、有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的钱监遗址。1981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将“宋代梧州元丰监遗址”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6月,梧州市委、市政府将保护和开发利用宋代梧州钱监遗址列入专题调研项目,组织政协、文化、社科、博物馆、钱币学会等方面人士,通过到遗址现场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钱监遗址进行深度研究,获得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历史遗存物。

    目前,梧州市已申报元丰监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钱币学会和广西钱币博物馆联合完成的梧州元丰监遗址复原规划图已出炉。梧州市委托香港毅德控股有限公司编制的《梧州元丰监遗址文化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也已完成。未来的元丰监遗址文化公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一是遗址博物馆。在原宋代元丰监遗址上打造全国惟一的钱监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可重现当年铸币工场的风貌,用声光电的科技手段结合雕塑展现宋代钱币的铸造流程,游客也可以亲自体验古法铸币过程。二是钱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以展示梧州宋代元丰监出土钱币为中心,以贯穿古代、近代、现代钱币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示中国钱币的发展史。三是宋代街坊,主要是以宋式街坊形式打造餐饮、美食、土特产一条街。此外,还可以设置宋风古码头、古玩城、宋式沿江风光带等功能区。

    2013年11月28日,梧州学院已先期建成“梧州元丰监钱币文化博物馆”并向社会开放,馆内陈列有宋代梧州元丰监遗址出土的遗存物、梧州与其周边出土的各类金属铸币、梧州的历史铸币、在梧州曾经流通使用的各类历史货币、中国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部分货币。馆内最具特色的展品要数2012年3月在元丰监遗址出土的一块木块。该木块经广西区博物馆送北京大学检测被认定为是嘉庆时期的物品,它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唯一一件用在翻砂铸钱上的物件,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