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美丽奇景:鸳鸯秀水世无双
2014年08月06日
地处两广交界的广西梧州市,有一条古今闻名的江河——鸳鸯江。初到梧州的外地人都会对鸳鸯江感到惊讶,宛若泰山登顶、钱塘观潮一般。鸳鸯江是梧州的母亲河,孕育出梧州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
5亿年前,梧州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茫茫大海。4亿多年前,广西区域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广西运动),广西这块陆地露出水面。1.8亿年前,又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印支运动),广西这一陆地完全升出海面。约3、4千万年前,梧州峡口开始割裂,原始河床出现,这就是浔江、桂江和西江。
浔江,夹带着一股云贵高原那红土地的豪爽,自西而来;桂江带着一片桂林山水那婀娜多姿的秀气,从北而至;两条江水在此汇合成西江,继续奔腾不息,向东流去,汇入南海。这时,绕城而过的这一段江水就形成一黄一绿、一浊一清、一急一缓、泾渭分明的奇观。放眼望去,只见西江浩淼,水流滔滔;桂江碧绿、波光粼粼。恰似一对戏水鸳鸯,千里迢迢,来此相会。它们相互依偎,相互拥抱,长相厮守,难舍难分。让人忍不住要产生一丝浪漫的想法,轻轻流淌的波纹表达的是日以继夜的思念,深藏在平静波纹底下是深不见底的柔情,而两岸的河床则是偶尔思念激情澎湃时留下的痕迹。这里也因而被人们称为“鸳鸯江”。
宋代, 作为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梧州成了京官被流放到雷州半岛和海南的驿站。宋绍圣4年(公元1097),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经梧州沿浔江到藤州,再从北流江、南流江过海南。这时,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被贬雷州。这对患难兄弟,竟在梧州不期而遇,苏东坡不禁感慨万千:“九嶷连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莫嫌雷琼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三年后,苏东坡获赦北还,第二次经过梧州,适逢中秋,心情格外舒畅。泊船于西江南岸的火山渡口,登岸观光,继而泛舟于鸳鸯江。面对这奇特秀丽的江水,情不自禁地吟出“吾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等千古绝句。鸳鸯江水之名从此流传开来,“鸳江春泛”也成了梧州的古八景之一,凡到梧州的游客观赏了这一景色后无不赞叹称奇。
梧州人是喝鸳鸯江水长大的,从小就与鸳鸯江结下不解之缘。多少人孩提时代不曾在这江边玩过泥沙、打过水漂?多少人闲暇之余不曾在这江中游过泳、划过舟、钓过鱼?有些青年恋人还喜欢到这里洗手洗面,以此表示百年好合......
夏日的鸳鸯江是很热闹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候。这时,江水在夕阳的辉映中闪闪发光,一眼望去,整条江上到处人头涌涌。这些江上的逐浪者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精力旺盛的中青年人,也有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孩子。戏水声、哗笑声不绝于耳。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在这里琳琅满目、尽情发挥。泛舟江中的小艇,有一家三口慢慢划着的温馨,有情侣相拥任舟漂流的浪漫,也有成群的孩子们划着船互相比赛互相打水战的激烈。偶尔有一艘机动船呼啸着疾驶而过,掀起一阵阵浪花……这时,对于梧州的人们来说,鸳鸯江不但是一条陪伴他们成长的河流,更是一条能带给他们乐趣的河流。
渐渐的,夕阳向西边沉了下去,整条江开始笼罩在一片夜色当中。江上的喧闹声随着人们的离去而渐渐消散。那一刻,鸳鸯江像个慈祥的母亲,将水面上的一切都揽入怀中轻轻的摇着,恢复了温柔的面目。
1984年底,梧州市在鸳鸯江西岸开辟了一个称为“鸳江春泛”的风景区,古朴典雅的凉亭和高低起伏、迂回曲折的沿岸防洪题长廊,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此凭栏远眺,目送滔滔东去的大江,观赏清浊汇成的奇观。2000年6月,这里又架起了鸳江大桥,更是为观光的游客提供了一大方便。
鸳江春泛是梧州人最喜欢去游览赏月的地方之一。在秋色迷人的夜幕下,花荫间、柳树下、防洪题长廊上,成双成对的情侣温柔细语,三三两两的游人闲庭信步。远眺东方天际,银色的月亮缓缓地挣脱薄云的包围,渐渐露出一张清丽的俏脸。淡淡的月光洒在鸳鸯江上,江风吹得粼波闪烁、轻泛荡漾。水面的渔火将闪烁的倒影印在月水之中,晃如对对彩丽的鸳鸯在微波中嬉戏,亦真亦幻。人的心扉也一下子如同云开天朗,静静地沐浴在鸳江月下,任她抚摸,任她浸润,心中便溅起一阵阵无法言喻的喜悦,忆起一段段无法把握的旧梦。
鸳鸯江水美,鸳鸯江有情。鸳鸯江是一幅多彩的南国风俗画,鸳鸯江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