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梧州木铎冲古人类遗址
2014年10月30日
梧州是岭南古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至今的考古发现,早在四五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了。目前已挖掘的古文化遗址就有木铎冲等处。近日,在专家的指点下,我们前往探寻。
木铎冲遗址位于梧州市长洲区龙华村的后背山上。后背山属于浔江的二级台地,高约50米,地表为呈暗红色的土层。其南面约1公里为浔江,浔江中央为亚洲第一大内河岛——长洲岛;后背山东、西两边分别为木铎冲和牛粪冲两个大的山冲,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溪经山脚汇入浔江。该遗址就位于后背山的南坡上,东西长15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开山造林、城市建设等原因,遗址已遭到严重破坏。在山体的表面都能采集到零星的印纹陶片和石器。
据考古专家说,木铎冲旧石器时代遗址是上世纪80年代,在梧州市博物馆组织开展的文物调查时发现的。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这些史前遗址,由于当时的古人类都是实行群居的生活,经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采集、狩猎、捕捞等方式获取生存资料,所以古人类都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才更有利于生存。木铎冲旧石器遗址,正好处在山坡上,而且前面就是一片开阔地,而且还有河流(西江)经过,在远古时代正是最适合居住生存的地方。因此在开展文物调查的时候,考古人员就有意地在木铎冲附近开展了调查,正好在地表上发现了被雨水冲刷出来的石器遗物。这些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40多件,经过鉴定,这处遗址在地质年代上属更新世晚期,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四五万年的历史。
木铎冲旧石器时代遗址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之后,2006年7月至9月,因洛(阳)湛(江)铁路梧州段工程建设,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梧州市博物馆对梧州市木铎冲旧石器时代遗址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共发现石器遗物100多件。这些石器都为河卵石打制,种类分为石核、石锤、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等。
2009年11月19日至24日,梧州市文物工作队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工作时,在龙华村一带又发现三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总的分布面积为2~3平方公里,石器数量众多,是梧州市继木铎冲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本次发现的与古人类活动有关的石制品,与2006年在木铎冲遗址所发现的石制品不管是原料、器形还是自然环境均相类似,其年代较为一致,专家初步推断,这三处遗址的年代应为距今五万至六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充分证明了至少五万年前浔江岸边的梧州已经有了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发现不仅让考古人员在梧州发现更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看到了希望,为研究珠江流域一带旧石器时代的发展轨迹提供切入点,同时也为梧州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史料,为研究梧州地区原始社会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的历史和人类祖先居住、生活、劳动提供有力的佐证。
据专家介绍,木铎冲遗址自从发现以后一直不再进行挖掘。因为文物资源都是比较有限的,要留下一部分供后人继续研究。从梧州地域的自然环境看,有大江大河,并且都是丘陵地貌,在远古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所以梧州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前景也非常的好,相信继续努力将会有更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