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古镇无论在建筑布局上,还是游人密度上,都过于紧凑,对于向来不喜欢吵杂的我,更迷恋束河那极尽可能的闲散。在古镇中随意的走,折回,侧身。身外,商业繁荣,是一家紧挨一家的小商铺、小酒吧以及来来往往的游客;穿越一条窄窄的长长弄堂,就像进入了时间隧道,来到另一个时空,有另一重天地,弄堂的这头,还保持着古时的格局和纯朴的民风,古风依存,长廊依然,旧式堂宅依旧。束河古镇,其最大的不同地方,或者说迷人之处,就是这种颠倒众生的存在吧,更增加了游人的这种错觉,以为自己不是在古镇、古村游玩,而是来到古时候的某个地方,从外面的繁华世界来到这里,同样会让人陶陶然、欣欣然……
在这里,可以找到未经修葺的古宅,欣赏几百年文化的沉淀;可以随着穿梭的玎珰,找到最美的耳环;可以在门前那盛开的花朵旁,见到悠闲的小狗;可以在通透的蓝天下,捕捉到最美的笑颜。那在外人看来,沉甸甸的八十斤稻草,却是她心中幸福的源泉。一个远去的背影,回味绵长的笑声,我突然明白了,幸福,并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那一点,那一滴,都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却能通过一个眼神,一句话,传递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傍着流水,享受一顿晚餐,吉他歌手清澈的嗓音,摇曳的烛光,令我失神。在云南这块民族大舞台上,跳舞是不分年龄、不分地域或民族的,大家即兴起舞。乌云笼罩下的四方听音广场上,不少到这里的游客也会随着音乐节拍,插在队伍之中来几步,老人、小孩、青年、游客,几层由千人组成的队伍,绕着一个最简单的圆圈随着古老的节奏翩翩而舞,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时间在这里是最宝贵也是最廉价的财富。
丽江古镇的美,细腻婉约,建筑上的精致,让人细细品味。而落于云南省北部城市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和丽江热闹的大研古城不一样,更有着一种康巴汉子的大气之美,让人有种平静的感觉,恍如在早已沉淀在历史记忆被唤起的景象。这种景象让人油然而生亲切之感。
我想也许是它原本就是从人们内心的记忆中的纯净之地中走出来的,是我们内心最纯净而美好的投射,正因为如此,它的平静才能如此的抚慰着我们被物欲尘埃遮蔽着的躁动的灵魂,轻揉着我们沧凉而冷漠的情感。独克宗古城,那儿会让你洗去一身的疲惫,只剩下一颗平静的心去聆听巷子里远去的马帮铃声或对天上的蓝月亮倾诉心底的故事。
丽江独克宗古城
这座古城初建于唐朝,明朝毁于战乱,清朝重建,民国扩建,历史长达千余年。石砌的房屋外髹着一层白粉,白天看起来,处处灿亮如阳光;夜幕一垂,房屋又皎洁得好似披上了浪漫的月光,因此,古城又名“白色石头城”。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像八瓣莲花般伸向不同的方向;石砌的民居,在大龟山周遭错落有致地散布着,整个地方,在岁月的浸渍下,泛出了灰旧而不破败的颜色。它那古意盎然的原貌,展现着一种不事修饰的随意,正是这样一种我行我素的个性,使这个偏远的地方流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大魅力。
古城内的大佛寺,是一座五层砖木结构,汉藏风格仿古建筑,它的傍边,是这个高21米,总重60吨的巨型转经筒,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高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层为佛家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百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筒内藏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筒顶为比筒身直径明显大的圆形“伞盖”,轮座为巨大的滚珠轴承,轴承外围为直径约十公分的不锈钢管弯成的大环。转经者可抓握大环,或推或拉顺时针转动经筒。据说六个壮汉方可转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人们一拨又一拨虔诚地加入合力顺时针推动转经轮的祈福队伍,很是壮观。
离大佛寺不远,开来自四川甘孜州塔公草原的一家兄弟,在这里开了一家独具特色的藏式餐馆-康定情歌,飘香的酥油茶,美味的牦牛肉火锅,好客的胸怀,一如那粗犷豪放的音乐和舞姿,伴着朴实的言语,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这里的三弟,叫做诺尔布,一个聪明帅气的藏族小伙,舞姿出众,善于交谈,我二天的晚餐都是在这里吃的,我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在独克宗古城那个,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不是因为石板路,更不是因为土墙房上的袅袅炊烟,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早已经习惯了晒晒白天的红太阳,而后在夜晚的蓝月亮下欢歌尽舞,这里与世无争,这里一尘不染,或许坐落于“八瓣莲花”之中的独克宗神圣不可侵犯,至今才保留得如此完整,独克宗的建筑、文化、风俗,一一无不阐明了什么是香格里拉……
印象中的丽江和独克宗古城,都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但我这次却没有看到太多的游人。由于有了雪山雪水的滋润,这里的自然景观到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一样是生机勃勃,生机盎然。一切只在随意的走动之中,路上的感觉只存在瞬间的感动,影像只是一种记忆的方式,唯有心里的感应才是永恒的芳华。残存的天空不只是灰暗,花红柳绿也有竟时,古老的石板路依然在延伸,行走在上面脚步,却世代的更迭。谁能陪伴我?又一程的路途,彼岸花,早已盛开千年,不愿凋谢,是在等待谁的青睐?(新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