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广西百色 山水间的双重节奏城市

2011年12月12日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百色”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名称而来,意为洗衣服的地方;百色地形图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所以也被称为“鹅城”。百色古为百越之地。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设百色厅,次年建城,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光绪元年( 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百色直隶厅。 民国元年(1912年),改百色直隶厅为百色府。

    百色地处广西与云南、贵州三省交界之地,又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在陆路交通欠发达的时期,曾凭借右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成为一座商贸发达的城镇。清末民初,一度沦为云、贵的鸦片集散中心。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后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百色由此闻名中外。

点击进入下一页

    百色市区依山傍水,面积不大,语言却十分驳杂。过去百色有城墙,城墙内主要说官话(桂柳话),西城外说壮话,东城外解放街盛行的则是粤语与当地土话结合形成的白话。语言的融合足以体现百色‘移民’城市的性质。来自广东、四川等地的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白话和桂柳话,也带来了休闲的生活方式。水给当地带来了非常休闲的氛围,人们趿拉着拖鞋在江滨路上溜达,面对碧澄的江水,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的悠裕。

    右江与澄碧河在市区东南角汇合,江滨路一带气候宜人,成了当地人最热衷的休闲场所。这里是钓鱼爱好者的聚点。不少人连鱼饵也懒得放,直接把缀满挂钩的绳索抛进江里,过段时间再奋力扯向空中。这种大海捞针的钩鱼方法,偶尔也能钩到鱼,当然有时也可能钩出垃圾。来这里,主要为了打发时间。

    江滨路时常能碰到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他们蹲在岸边发呆,有时则兴致高昂地围观江上撒网捕鱼的木船。攒在一起打牌是街头巷尾极常见的场景,摊贩冯清说:“打牌往往能持续一下午,瘾重的晚饭后还要继续进行,甚至连生意也不顾了。”

    晚上,市区森林公园聚集着大批唱歌跳舞的人,交谊舞、健身操和露天的卡拉OK,通俗唱法、民族唱法都有。而在江滨公园一带,晚上还有老年人自发唱山歌,用的是壮语,很难听懂,年轻人戏称为“唱天书”。百色的基督教堂,门面低矮,白天并不起眼,而晚上唱起赞美诗来,同样很有人气。作为四川人重要休闲方式的茶馆,来到百色后,与四川话一样得到了改造,来客除了喝茶,还要把喝酒、吃饭等有助轰托氛围的活动捎带其中。

    解放街(旧称“大街”)是百色保存完整的一条老街,代表着外来商贸业(以广东为主)的影响。邓小平等人曾筹划和指挥百色起义的粤东会馆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比百色的建城史还早。在这个装饰极为讲究的三进两廊式建筑群里,广东佛山的琉璃陶塑、粤剧人物彩雕都能见到。会馆里有块“东渐西被”扁额,最能反映广东商人的雄心——广东文化逐渐向广西渗透直至覆盖。

    百色地处两广与云、贵的交界处,在陆路不便的明末清初,右江的水路交通发达,上连云贵,下通广州直至香港。广东商人从水路来到百色后,去云、贵还有一段路程,于是就选择了百色城作为中转地。除了规模最大的粤东会馆,由各地商会建造的福建、江西、两湖、云南等会馆还有十多处,成为各地商人聚会和洽谈生意的主要场所。

    商贸的繁荣同样体现在解放街鳞次栉比的骑楼上。楼上住人,楼下是跨马路的连廊和商铺,可避雨防晒,非常契合岭南的气候。现在,解放街仍是百色市最繁华的商贸街,骑楼底层深阔的铺面特别适合家电与服饰经营。但深入到骑楼里面,就能察觉到一股古旧的气息。街道里有家运输公司的旅社,价目表上的字体仿佛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普通单人间,10元”、“席梦思双人间,25元”。
 
    百色市区白天的繁华首推民生街“大菜市”。成立20多年来,这个市场在人们心中的“中心”位置及热闹的市集场面一直没变。

    说是菜市,市场上买卖的东西却十分繁杂。每天一大早,水果摊、蔬菜摊、小吃摊以及活禽摊开始聚集。卖烟筒的、卖老皇历的,还有一筐筐卖活的菜蛇的,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还有许多住在城郊山村的人,挑上一箩筐野菜,或者摩托上载着两竹筐鸡鸭鹅,一路赶来。

    “山城”应是百色的另一张名片。百色城区不大,但受地形限制,每走一段就能遇到一段坡道,爬坡的吃力,又让这里的生活节奏变得紧促起来。

点击进入下一页

    速度生猛又能见缝插针的摩托车是百色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遇到小坡,油门一拧,嗖地一下就上去了。傍晚时分,不少人忙着去公园、饭馆、商场,蜂拥的摩托车便成了街上的主力军,连汽车也得避让三分。白天,一辆辆摩托车堆积在路边。先来者抢占了停车位,后来的只能想办法“见缝插针”,常常挤满了人行步道。如果遇到商场开业燃放鞭炮,或者个别摩托车倒地,装有高科技报警装置的车堆里立刻“叽哩哇啦”响成一片,成了刺耳的城市哗音。

    既快又慢,这应该是山水赋予百色的双重节奏。(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