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踏青广西梧州大岭山
2013年03月18日
总有朋友与我说起,在广西梧州市,周末登山,河东白云山好,河西狮卧山好,不如南岸八宝塘大岭山好。大岭山的好,好就好在原生态。
惊蛰前的周末,邀朋约友七八人,走进大岭山踏青。当天,天气阴晴。我们驱车从市区出发,二十分钟不到便来到地处西江南岸的梧州市郊八宝塘。举头仰望,崇山已在眼前。停车前行几分钟,便来到大岭山入口。入口其实是护林路口,高大的林木拱出一个绿树洞门,两旁参差不齐的各种树木,多已枝头点翠,长成新绿。
前行踏青有两条路,一条是环山而去的护林山路,一条是沿山起伏的防火道,两者总在山峡相交。山上、路旁,尽是参天大树和矮枝杂林,也许是高冈向阳,处处芽叶勃发,新翠簇簇,垂嫩拖绿,油亮光鲜,甚是抢眼。欲登顶者,可沿防火道攀爬远眺,欲行赏者,可顺护林路慢行细赏,足可人人尽兴,个个意足。
我们不走护林大路,而爬陡坡走捷径上山。这是一段400米左右的山路,坡度在30度至45度间,是全程最险处。刚上十数米,便觉晴光忽暗,尘嚣骤静,恍惚置身深山老林之中。这里的高林粗木,多是针叶松和小叶栎,胸径数十公分、高达三五十米,有的像醉汉歪斜扭曲,有的像哨兵肃立笔挺,有的像情侣相依相偎,与疏疏密密的树冠共同撑盖成一个幽秘空间、富氧绿棚。棚下因长年缺少阳光,杂草杂木较少,尤显空间巨大。最奇特的是半坡的一棵老松,松皮麟甲,枝梢爪角,状若蛟龙,盘扭而起,跃跃欲腾,形神兼备,见者无不惊奇。驻足半坡,环视四周,透过树光,处处新翠透涌,明艳夺目,生机勃勃。调心深吸,闭目静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一种淡淡的幽香,似松香、似叶味,沁入肺腑,神清气爽。
攀爬十余分钟,脊背潮热,汗珠浅表。正欲解衣之间,已上到山冈。驻足四顾,唯见山龙遒动,乍起便落,方驻又升。峰峦随势,起伏延绵,起处圆动储秀,伏处收静含蓄。群山厚披绿毡,叠彩堆秀,苍绿、娇翠、轻黄、淡红错落相映,交织出一幅悦目赏心、浅绛彩般的初春画卷。
我们边赏边行,走山坳、过山峡、至一平冈,冈面宽阔,两旁松、栎、桉树新叶翠明,排列有序,笔挺整齐,如庆典迎宾、卫兵受阅,穿行而过,心中自生一份惬意。平冈尽头,路分左右,中间山丘,几棵苍劲老树,一丘茂生杂林,更兼几串苍藤缠树,它们共生长、相缠绵、同守护,诠释着生命和自然的真谛。好一派意趣盎然的林间春色。
正陶醉中,忽闻左右声起,和和柔柔,如细浪抚沙。这是春风的声音,其绵如恋人细语,柔若床头小曲,听之舒畅,感之温润;这是春天的旋律,多维奏响,激情澎湃,入林催枝发,落川染旷绿,拂水暖溪鱼,抚面生桃花。此时此刻,身心荡漾,仿佛自己已被春天包裹,全身绿透。
前行又至一山峡,只见一棵高树,似披发长者,临风轻吟。细细观察,嫩叶摇曳,娇娇柔柔,互相争风,如抢滩小鱼湍流争水,似原野马驹鞭下尽蹄,美不胜收。
忽然,前面传来同伴的一阵欢赞声。原来是路边一株半人高的不知名野花,吸引他们。一路走来,偶有所见,然此花尤殊:枝细叶稀花繁,枝上有枝,一枝数花,芽叶绛红,花瓣雪白,初蕊粉白,渐变嫩紫,甚惹欢心———难怪如此高兴。五六个人,五六台手机,你拍我拍、左拍右拍、前拍后拍、重重复复地拍。且只拍不触,担心漏掉精彩、又怕惊扰清静的心情写上脸面。
一路行来,除满目新绿让人心旷神怡外,幽野殊异的山路也让人多了一份心思。灰枯泥黄的松针落叶,层层叠叠,松松泡泡,上下散杂着去年蒂落、开五瓣、似果似壳的灰白栎籽,更有涩青败叶、新落松花散点于上,这也是大岭山特有景色。踩踏其上,浅试若绵,深探有珠。行而声响,嘈嘈切切,步步相伴,如放爆竹,似破冰凌,若碎珠玉,疾步声沉而促,缓行音脆而轻。清脆若筝,低沉如琴,时而水滴,时而飞瀑。提脚间,衣风拂地,叶随依依,此落彼起,一路相送,十足惜别爱侣,缠绵不舍。如此的满地败叶,非但不影响游春心情,反徒增了一份遐想,多添了一份向往。
别具一格的还有山上高大粗壮的松树,三四米高以下的躯干,几乎都深烙着几块采脂的V型疤痕,映衬在嫩绿葳垂的松针和褐黄雄勃的松花中,让人心生涟漪,肃然起敬。它记录着生命的奉献和岁月的沧桑,它是森林成长的证词,更是深山不老的图腾。
山沟寒重鸟未醒。大岭山的初春,虽枝头还少见鸟跃,但也会听到从山底传来啾啾鸟语,让人瞬间静立,竖耳寻声。偶见惊枝,便一拥追逐,一阵欢声。
踏春登高,大岭山处处是景,美不胜收。她近都市,却幽深绝尘,让人洗去烦躁;她少鸟语,却荆棘丛生,让人学会探寻;她少花香,却一枝惊艳,让人知道珍惜;她多败叶,却化出神奇,让人善于发现;她无奇峰,却势若龙蛇,让人理解张弛;她无怪石,却土肥温润,让人感知涵养;她峰峦叠彩,又能远眺西江,让人懂得放怀。
大岭山,真大美之山也!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苏炳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