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全中国最美的“包工头”

  如今,成功“监建”了四所小学的她对建筑施工已了然于胸了,说起来修学校来是头头是道,当地人感激之余,戏称她为“包工头”。

  爱心人士的善款绝不能乱花,为了用有限的善款造出最省钱、最结实的教室,财务出身的孙影亲自参与并监督各环节,对设计、施工、采购、质量监理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小心杜绝任何可能的浪费。对建筑施工“一窍不通”的她也开始和石工、木工、泥瓦工打交道,孙影每天一上完课,就一脚泥、一脚水地踏上工地,别的老师孩子都已经回到了家的时候,她依然还在工地监工。

  说起监工的活,当初联系孙影建造爱心小学的深圳青藤茶社的茶友李彦忠回忆说,当初看到贵州山区破败的校舍后,茶友们决定捐款修建一所学校,并联系上孙影,茶友们请孙影把建希望小学需要的资金估算一下,本以为需要一段时间,但很快,孙影就提供了她画出来的兴田希望小学“施工图”以及她计算出来的“费用表”。

  “记得当时计划建教室六间、办公室一间、厨房一间、厕所一间以及一个操场,孙影不仅画出了这个建筑的草图,而且每个单位的面积多少、耗资多少,其中包括工程费用、挖土费用、材料等费用一清二楚,考虑得即仔细,又全面,估算下来整个费用是20万元左右。”

  更让茶友们感动的是,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孙影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尤其在材料的购买上,更是坚持自己亲自去买。“那年修建学校时,她自己去大方县买水泥、瓷砖、白灰、油漆等材料,等买好了从县里出发都晚上7点了,结果到了百纳乡,车爆胎了,找了个加油站修了一下,到沙场乡又坏了,于是她就在车上睡了一夜,早上7点多车修好了才回去。”

    手拿“打狗棒”徒步上千公里调查贫困生

  在贵州,做贫困生调查是孙影支教助学的一项主要活动。4年多来,为了作调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遍了贵州山区的数十所贫困学校,家访了数百名贫困生。

  说起孙影对贫困孩子们的家访,曾跟她一去家访过的大方县羊场村村支书杨远发印象尤其深刻。“她就像只野羊子,追也追不上,走路快得很,我们当地人都走不赢她。”当地的百姓则说,如果你在大山沟里看到一个小姑娘拿着根小树棍,爬坡上坎,不用猜,那肯定是孙影——她又在家访了!

  大方县是山区,而贫困生一般都住在相对偏远的山里,孙影每次家访都要跑很远的山路,时常需翻山越岭才能到达,有时一天就要走10多公里。“一般是坐公共汽车到能到的地方,然后如果能坐摩托的话就坐摩托,实在不行,就只能步行。”有时一天下来,她只能走访调查两三个贫困生的情况,而她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走到哪里天黑,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

  贵州的山区,崎岖而险峻,坐着摩托或者步行在山道上,别说那路程没完没了,光是一个人穿梭在那狭窄盘山道的勇气,就很值得佩服,而这对于孙影已是家常便饭。

  “不管这些孩子住在哪里,我都得去实地了解,看看他们的家庭条件如何,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怎样。只有这样,才能让资助者的款项用到实处,这也是对资助者负责,让他们知道都资助了什么样的贫困孩子。”

  家访时让孙影担心的不是路途的坎坷,而是狗!山区农民家中普遍都养着许多狗,一旦生人走进便狂吠不止,这让身为女孩的她着实有些苦恼。为了不被狗骚扰,每次家访时,孙影都不忘拿上一根小木棍来驱赶狗。生性开朗的她戏称手中拿的就是丐帮的“打狗棒”。

  每隔一段时间,孙影就要把调查获得的信息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呼吁人们向山区捐款;或者通过邮箱把信息发给有意捐款的爱心人士,让他们了解山区的贫困状况,为那里的孩子们捐款、捐物。就这样,4年多来,孙影为了做贫困生调查,徒步上千公里,走遍数十所贫困学校,家访了数百名贫困生。通过她的“牵线搭桥”,上百名贫困学生找到了资助人,有数百名爱心人士先后为山区小学和贫困学生捐赠款项、衣物、文具和书籍。

   1  2  3